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把《逢入京使》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短文.不是要意思,是要文章。继续回答吧。

题目详情
把《逢入京使》这首古诗改写成一篇短文.
不是要意思,是要文章。继续回答吧。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在路上遇见回京的使者,请他捎句话给家人不要挂念,这是人之常情,但通过诗人表达出来就深了一层,结句尤让人觉得似含有无数悲辛.
天宝八载(749),岑参第一次远赴西域,充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跃马踏上漫漫征途.
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述职,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此诗就描写了这一情景.
第一句是写眼前的实景.“故园”指的是在长安自己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离开长安已经好多天,回头一望,只觉长路漫漫,尘烟蔽天.
第二句带有夸张的意味,是强调自己思忆亲人的激情,这里就暗暗透出捎家书的微意了.“龙钟”在这里是淋漓沾湿的意思.“龙钟”和“泪不干”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对长安亲人无限眷念的深情神态.
三四句完全是行者匆匆的口气.走马相逢,没有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就请你给我捎个平安的口信到家里吧!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帝京、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
这首诗的好处就在于不假雕琢,信口而成,而又感情真挚.诗人善于把许多人心头所想、口里要说的话,用艺术手法加以提炼和概括,使之具有典型的意义.清人刘熙载曾说:“诗能于易处见工,便觉亲切有味.”(见《艺概·诗概》)在平易之中而又显出丰富的韵味,自能深入人心,历久不忘.岑参这首诗,正有这一特色.
看了 把《逢入京使》这首古诗改写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形容随机应变的贬义词每逢税务大检查,总有一些不法商人(随机应变),弄虚作假,妄图躲过应有的惩罚.这  2020-05-17 …

连峰去天不盈尺,下一句万里悲秋常作客,下一句相逢何必曾相识,上一句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连峰去天  2020-05-20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它改写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日暮苍山远,  2020-06-09 …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它改写成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刘长卿的逢学宿芙蓉山主人)  2020-06-09 …

佛曰: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专为忘这句话怎么解释佛曰: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专为忘,如是二人,若逢  2020-06-14 …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颠倒唐诗的诗句顺序,一字不改但诗意  2020-06-18 …

《雨巷》中逢着和飘着的区别在戴望舒中《雨巷》中,作者为什么把最后一段把第一段的“逢着”改为“飘过”  2020-07-04 …

想一想,改一改咳不容缓()随心所浴()口蜜腹健()筋疲力尽()毫言壮语()决处逢生()没有的不写  2020-07-15 …

从全家福的拍摄来看摄影对生活有什么改变呢?----东方映像摄影。全家福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一定不会感到陌  2020-11-13 …

(一)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