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在中秋节发生的一件事要真人真事!
题目详情
在中秋节发生的一件事
要真人真事!
要真人真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中秋节,是传统的团圆节日,也称“秋收节”、“祭月节”.听妈妈说,在西汉年间,人们每年这个时候都祭拜月神,希望月神能够保佑他们来年能五谷丰登,过上好日子.中秋节作为节日,早在唐朝、宋代就盛行起来了.中秋节有许多美丽的传说:《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中秋节赏月、吃月饼更是必不可少的习俗.
在今年八月十五那天,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公园赏月.
我抬头仰望,发现了刚刚在东方升起的那个又大、又圆、又亮的月亮,真像一个银色的玉盘!我不禁吟诵起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再看看明月发出的光亮,照耀在树叶上,被风一吹,一闪一闪的,犹如一颗颗绿宝石.今天月亮周围为什么没有星星呢?我猜一定是星星觉得月亮华丽的服装太美丽了,都不敢出来了!啊,我好像看见了月亮里隐隐约约有人活动,好像嫦娥在跳动优美的舞蹈.;玉兔在旁边一边捣药,一边欣赏着嫦娥的舞姿.这时,我仿佛就是那只玉兔,痴痴地、呆呆地欣赏着舞蹈.
我突然发现我身边的那口浅浅的水井和平常相比有点不同.我往水井里一看,里面还有一个小而朦胧的月亮呢!它跳跃着,像一个淘气的孩子在玩蹦床.一阵微风吹来,水面上泛起了波纹,像一堆碎银洒在水面上.
远处飘来了一片薄云,渐渐遮住了月亮,像给月亮蒙上了一层面纱.过了一会儿,薄云变得越来越厚重,慢慢地升高,遮住了月亮的半边脸.虽然月亮似乎想逃出黑云的包围,但几次都没能成功,终于,黑云把月亮给吞没了.我又欣喜又有些失望,欣喜的是看到了云遮月的奇观了,失望的是月亮不见了.当我们收拾东西准备回家的时候,忽然从天边远处闪出一道白光,然后越来越大,半边天开始明亮起来,噢,月亮又露出脸来了.它完全摆脱了云的包围,比刚才更加明亮、更加圆润,美丽的嫦娥、勤劳的玉兔的舞蹈表演又重新开始了、更加清晰动人了.大地重新披上了一层银光,赏月的人们欢声笑语从远处不断传来.我都有点醉了.
吃着月饼,讲谈着幸福.“花好月圆人团聚,我与家人共婵娟”.呀!我也会作诗了.
我可真盼望明年的中秋节呀!
在今年八月十五那天,我们一家人来到了公园赏月.
我抬头仰望,发现了刚刚在东方升起的那个又大、又圆、又亮的月亮,真像一个银色的玉盘!我不禁吟诵起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再看看明月发出的光亮,照耀在树叶上,被风一吹,一闪一闪的,犹如一颗颗绿宝石.今天月亮周围为什么没有星星呢?我猜一定是星星觉得月亮华丽的服装太美丽了,都不敢出来了!啊,我好像看见了月亮里隐隐约约有人活动,好像嫦娥在跳动优美的舞蹈.;玉兔在旁边一边捣药,一边欣赏着嫦娥的舞姿.这时,我仿佛就是那只玉兔,痴痴地、呆呆地欣赏着舞蹈.
我突然发现我身边的那口浅浅的水井和平常相比有点不同.我往水井里一看,里面还有一个小而朦胧的月亮呢!它跳跃着,像一个淘气的孩子在玩蹦床.一阵微风吹来,水面上泛起了波纹,像一堆碎银洒在水面上.
远处飘来了一片薄云,渐渐遮住了月亮,像给月亮蒙上了一层面纱.过了一会儿,薄云变得越来越厚重,慢慢地升高,遮住了月亮的半边脸.虽然月亮似乎想逃出黑云的包围,但几次都没能成功,终于,黑云把月亮给吞没了.我又欣喜又有些失望,欣喜的是看到了云遮月的奇观了,失望的是月亮不见了.当我们收拾东西准备回家的时候,忽然从天边远处闪出一道白光,然后越来越大,半边天开始明亮起来,噢,月亮又露出脸来了.它完全摆脱了云的包围,比刚才更加明亮、更加圆润,美丽的嫦娥、勤劳的玉兔的舞蹈表演又重新开始了、更加清晰动人了.大地重新披上了一层银光,赏月的人们欢声笑语从远处不断传来.我都有点醉了.
吃着月饼,讲谈着幸福.“花好月圆人团聚,我与家人共婵娟”.呀!我也会作诗了.
我可真盼望明年的中秋节呀!
看了 在中秋节发生的一件事要真人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 )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 2020-05-30 …
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 )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 2020-05-30 …
民事诉讼法选择题1.对于一审法院作出的不予受理的裁定,当事人不服的可以()A.提起上诉B.申请复议 2020-06-16 …
关于诉讼调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①目的是使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②目的是惩罚违法当事人③法院制作的 2020-06-21 …
关于仲裁的特点1:纠纷发生后,一方当事人提起仲裁的,另一方必须仲裁;2:调解、仲裁均建立在当事人自 2020-07-02 …
民事诉讼是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照法定程序审理,解决的活动。 2020-07-23 …
刑事诉讼法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判断 2020-07-23 …
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 2020-07-23 …
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是史学界研 2020-11-15 …
史学家陈寅恪先生提出的“历史理解之同情(即强调要站在当事人所处的时代思考和评价历史事件)”是史学界研 2020-12-17 …
相关搜索:在中秋节发生的一件事要真人真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