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小品,回答问题。吴士(明)方孝孺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①。遇元季乱,张士诚②称王姑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小品,回答问题。

吴士

(明)方孝孺

吴士好夸言,自高其能,谓举世莫及,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 。遇元季乱,张士诚 称王姑苏,与国朝争雄,兵未决。士谒士诚曰:“吾观今天下,形势莫便于姑苏,粟帛莫富于姑苏,甲兵莫利于姑苏,然而不霸者,将劣也。今大夫之将,皆任贱丈夫,战而不知兵,此鼠斗耳!王果能将吾,中原可得,于胜小敌何有!”士诚以为然,俾为将,听自募兵,戒司粟吏勿与较赢缩。士尝游钱塘,与无赖懦人交。遂募兵于钱塘,无赖士皆起从之。得官者数十人,月靡粟万计。日相与讲击刺坐作之法,暇则斩牲具酒,燕饮其所募士:实未尝能将兵也。李曹公 破钱塘,士及麾下遁去,不敢少格 。搜得,缚至辕门诛之。 垂死犹曰:“吾善孙吴法。”

(选自《逊志斋本(卷六)》,有删节)

【注】①孙吴:指春秋时军事家孙武和战国时军事家吴起。②张士诚,元末起义军首领,曾建国号为“周”,后被朱元璋击败,被俘自杀。③李曹公,朱元璋的大将李文忠,封曹国公。④格:抵敌。

(1)赏析画线句在全文中的作用。

(2)方孝孺十分注重文学的现实性,请简述本文的讽刺意味。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既与开文之句“尤善谈兵,谈必推孙、吴”首尾呼应,严谨结构;又与前文描叙相映成趣,丰满人物:将吴士缺乏自知之明,欺人自欺,至死执迷不悟的滑稽本相刻画得活灵活现,可笑可悲。

(2)既讽刺只会纸上谈兵却根本不懂行军打仗的吴士之流,必落得“好夸者死于夸”的可悲下场;又讽刺不辨贤愚而盲目轻信所谓“士”人夸夸其谈的张士诚之属,以“得士”要誉的愚蠢做法:意旨沉蕴,诚为世戒。

【附参考译文】

吴地有个读书人喜欢夸夸其谈,自以为才能很高,号称当世谁也比不上他,尤其善于谈论兵法,言必称孙武、吴起。当时正值元朝末年,天下大乱,张士诚在姑苏自称吴王,与本朝争夺天下,战事还未决出胜负。那读书人拜见张士诚说:“我看当今天下形势没有比姑苏更便利的了,物产没有比姑苏更富庶的了,武器士兵也没有比姑苏更精锐的了。但是之所以不能称霸天下,是因为将领太无能了。现在大王的将领都任命那些浅陋的人担任,指挥作战而不知道兵法,这简直是鼠类相斗罢了!您大王若真能拜我为将军,便能夺取中原,至于战胜那些小敌就更不在话下了。”张士诚以为他说得对,便拜他为将军,听任他自行招募兵士,并告诫管理钱粮军需的官员不要计较他支取的多少。那读书人曾游历过钱塘,与钱塘的一些无才能而又怯懦的人有交往。于是就到钱塘去招募兵士,那些浪荡市井的人都去投靠他。他选拔了几十个人给予官职,每月花费的军饷以万石来计数。他们每天聚坐一堂相互谈论行军作战的兵法,余下的时间就杀牛宰羊大摆酒宴,宴请那些招募来的人:实在是不能率领兵士作战的呵。曹国公李文忠攻占钱塘以后,那读书人及部下都逃跑离去,不敢稍微抵挡一下。后来被搜索捕获,捆绑到辕门诛杀。临死前还在说:“我熟读孙、吴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