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材料一:子路(孔子学生)在卫国出私财济民时孔子说:“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12分)

材料一: 子路(孔子学生)在卫国出私财济民时 孔子说:“汝之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显示)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孔子家语?观思》

 

材料二:  康有为认为,要达到幸福快乐的大同之世,必须推行“公养”“公教”“公恤”的社会福利制度。妇女怀孕后入公立政府组建的“人本院”赡养,实施胎教,婴儿出世后一律由公立的“育婴院”“慈幼院”抚养;儿童6岁入“小学院”,11岁入“中学院”,16岁入“大学院”,20岁毕业。经过长达14年的义务教育培养,使每一个年轻人都受到良好的教育和专门的技术训练;人如果患病或因工作受伤致残,可以进入社会举办的“医疾院”,得到精心高超的治疗;人到了晚年,则可进入社会举办的“养老院”“恤贫院”,受到“公恤”。――康有为《大同书》

 

材料三: “文明之福祉,国民平等以享之。当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其现有之地价,仍属原主所有;其革命后社会改良进步之增价,则归于国家,为国民所共享。肇造社会的国家,俾家给人足,四海之内无一夫不获其所。敢有垄断以制国民之生命者,与众其弃之。”              ―《同盟会宣言》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并分析评价孔子在救济问题上的主要观点。(4分)

(2)根据材料二,与孔子相比,康有为的社会福利主张有何特点?并指出其思想来源。(4分)

(3)从民生福利角度看,材料三有什么进步性和局限性(4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主张国君(或政府)组织救济,不主张个人实施救助。(2分)孔子的主张一方面体现了“仁”的思想;另一方面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担忧个人实施实施救济会损害国君的权威,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2...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共...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