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2014•崇明县一模)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
题目详情
(2014•崇明县一模)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1.

(1)棉花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捕获光能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
(2)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______.本实验中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______.
(3)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______增加.
(4)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和输出量均______.根据图1图2信息可知,光合作用速率随去除棉铃的百分率的增加而降低的原因是光合作用的产物______而抑制了光合作用.
(5)研究中还发现有些棉花植株的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而且这样的植株棉铃也少而小.研究者将该种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3所示.然后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推测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______.

(6)图4为在适宜光强条件下,棉花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30℃时,棉花净光合速率是______μmolO2•mg-1叶绿素•h-1,下列温度中,棉花光合作用生产量最大时的温度是______.
A.15℃B.25℃C.35℃D.40℃
为研究棉花去棉铃(果实)后对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某研究者选取至少具有10个棉铃的植株,去除不同比例棉铃,3天后测定叶片的CO2固定速率以及蔗糖和淀粉含量.结果如图1.

(1)棉花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捕获光能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______.
(2)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______.本实验中对照组(空白对照组)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______.
(3)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______增加.
(4)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和输出量均______.根据图1图2信息可知,光合作用速率随去除棉铃的百分率的增加而降低的原因是光合作用的产物______而抑制了光合作用.
(5)研究中还发现有些棉花植株的叶片不同部位的颜色不同,而且这样的植株棉铃也少而小.研究者将该种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h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如图3所示.然后在日光下照光一段时间,去除锡箔纸,用碘染色法处理叶片,观察到叶片有的部位出现蓝色,有的没有出现蓝色.推测没有出现蓝色的部位是______.

(6)图4为在适宜光强条件下,棉花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30℃时,棉花净光合速率是______μmolO2•mg-1叶绿素•h-1,下列温度中,棉花光合作用生产量最大时的温度是______.
A.15℃B.25℃C.35℃D.40℃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棉花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其中捕获光能的色素中含量最多的是叶绿素a.
(2)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不断下降.本实验中不去除棉铃的即为对照组,因此对照组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28.
(3)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蔗糖和淀粉的含量不断增加.
(4)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和输出量均减少.因此根据图1图2信息可知,光合作用速率随去除棉铃的百分率的增加而降低的原因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在叶片中积累而抑制了光合作用.
(5)研究者将该种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h,这是进行饥饿处理,让叶片消耗掉原有的有机物,然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从图3中可以看出,遮光部位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产生淀粉,因此用碘液处理没有蓝色出现;而叶片中看出,中间部位为绿色,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周围呈黄白色,缺少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a处也没有出现蓝色.
(6)分析曲线可知,图4中实线表示光合作用的放氧量,即为净光合作用速率,图中看出30℃时,棉花净光合速率是150μmolO2•mg-1叶绿素•h-1.棉花光合作用生产量即为总光合作用量,总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图中可以看出,在35℃时棉花光合作用生产量最大.
故答案为:
(1)叶绿体 叶绿素a
(2)逐渐下降 28
(3)淀粉和蔗糖的含量
(4)减少(降低) 在叶片中积累
(5)a、c和e
(6)150 C
(2)由图1可知,随着去除棉铃百分率的提高,叶片光合速率不断下降.本实验中不去除棉铃的即为对照组,因此对照组植株的CO2固定速率相对值是28.
(3)由图2可知,去除棉铃后,植株叶片中蔗糖和淀粉的含量不断增加.
(4)已知叶片光合产物会被运到棉铃等器官并被利用,因此去除棉铃后,叶片光合产物利用量和输出量均减少.因此根据图1图2信息可知,光合作用速率随去除棉铃的百分率的增加而降低的原因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在叶片中积累而抑制了光合作用.
(5)研究者将该种植物在黑暗中放置48h,这是进行饥饿处理,让叶片消耗掉原有的有机物,然后用锡箔纸遮蔽叶片两面.从图3中可以看出,遮光部位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产生淀粉,因此用碘液处理没有蓝色出现;而叶片中看出,中间部位为绿色,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而周围呈黄白色,缺少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a处也没有出现蓝色.
(6)分析曲线可知,图4中实线表示光合作用的放氧量,即为净光合作用速率,图中看出30℃时,棉花净光合速率是150μmolO2•mg-1叶绿素•h-1.棉花光合作用生产量即为总光合作用量,总光合作用量=净光合作用量+呼吸作用量,图中可以看出,在35℃时棉花光合作用生产量最大.
故答案为:
(1)叶绿体 叶绿素a
(2)逐渐下降 28
(3)淀粉和蔗糖的含量
(4)减少(降低) 在叶片中积累
(5)a、c和e
(6)150 C
看了 (2014•崇明县一模)回答...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将苏云金芽孢杆菌的Bt毒蛋白基因转入到普通棉株细胞内,并成功的实现了表达.从而 2020-05-13 …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图所示.(1)细菌的基因 2020-05-13 …
棉铃虫是棉田中的一种害虫,严重危害棉花.目前我国科技工作者防治棉铃虫的危害有新办法,这种办法是() 2020-06-13 …
科学家通过基因工程,成功培育出能抗棉铃虫的棉花植株——抗虫棉,其过程大致如图所示:(1)细菌的基因 2020-06-23 …
甘薯和马铃薯都富含淀粉,但甘薯吃起来比马铃薯甜,为探究其原因,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结果表明马铃薯不 2020-11-11 …
棉花①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纤维,棉花在热带地区可以长到6米高,一般为1~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 2020-12-08 …
某棉田生态系统中以棉花为主要农作物,其中捕食棉花的害虫只有棉铃虫和棉蚜两种,而棉铃虫和棉蚜共同的天敌 2020-12-08 …
棉花①棉花是锦葵科棉属植物的种籽纤维,棉花在热带地区可以长到6米高,一般为1~2米。花朵乳白色,开花 2020-12-08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了A、B两区棉田棉花害虫棉铃虫和棉铃虫天敌蜘蛛的数量变化情况,结果如下表,分析下 2020-12-09 …
棉铃虫是棉田中的一种害虫,严重危害棉花.目前我国科技工作者防治棉铃虫的危害有新办法,这种办法是()A 2020-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