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生物-->
男性精子中能产生雌配子吗,产生的精子是否分雌雄?在精子中是不是产生22+X和22+Y两种类型的配子,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四个精子?
题目详情
男性精子中能产生雌配子吗,产生的精子是否分雌雄?
在精子中是不是产生22+X和22+Y两种类型的配子,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四个精子?
在精子中是不是产生22+X和22+Y两种类型的配子,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四个精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原始的胚细胞经分化形成精原细胞,精原细胞经复制形成初级精母细胞,初级精母细胞经过第一次减数分裂后形成次级精母细胞,再经过第二次减数分裂形成精细胞.精细胞经过变形最终形成精子.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产生四个精子
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进行了两次分裂
第一次分裂染色体减半;
第二次分裂两条姐妹染色体分离.
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叫联会.所谓的同源染色体,指减数分裂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联会后,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变粗,逐渐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每个染色体都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每对同源染色体则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叫四分体.把四分体时期和联会时比较,由于染色体复制在精原细胞时就发生了,因此,它们所含的染色单体、DNA数目都是相同的,不同的主要是染色体的螺旋化程度不同,联会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低,染色体细,在光学显微镜下还看不清染色单体,因此,没有在图上表示出来.四分体时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高,染色体变粗了,可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楚地看到每一个染色体有两个单体.
在细胞分裂的同时,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结果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便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而此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也减少了一半,细胞内不再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
减数第二次分裂是从次级精母细胞开始的,细胞未经染色体的复制,直接进入第二次分裂.在细胞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前面所学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非常相似,细胞内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这一位置后,接着进行分裂,于是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与此同时,细胞分裂,结果生成了精子细胞.精子细胞经过变形后成为精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最后生成了四个精子,减数分裂结束.
随后,各个四分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同源染色体好像手拉手似地排成两排,纺锤丝收缩,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导致四分体平分为二,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但此时着丝点并未分开,每一染色体上仍有两条染色单体.接着发生细胞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而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只有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了,初级精母细胞有4条染色体,而次级精母细胞只有两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开,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已没有同源染色体了.
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分开,说明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由于两个同源染色体在细胞中央的排列位置是随机的,可以互相交换,因此,就决定了同源的两个染色体各移向哪一极也是随机的,这样,不同对的染色体之间就可以自由组合.这是将来要学的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第二次分裂的基本过程与有丝分裂相似: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成一排,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成为两个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接着,细胞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4个精子细胞,减数分裂完成.
精子细胞再经过变形,形成精子,在这个过程中,丢掉了精子细胞的大部分细胞质,带上重要的物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轻装上阵,并形成了一个长长的尾,便于游动.
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连续进行了两次分裂
第一次分裂染色体减半;
第二次分裂两条姐妹染色体分离.
第一次分裂的前期,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叫联会.所谓的同源染色体,指减数分裂时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联会后,染色体进一步螺旋化变粗,逐渐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每个染色体都含有两个姐妹染色单体,由一个着丝点相连,每对同源染色体则含有四个姐妹染色单体,叫四分体.把四分体时期和联会时比较,由于染色体复制在精原细胞时就发生了,因此,它们所含的染色单体、DNA数目都是相同的,不同的主要是染色体的螺旋化程度不同,联会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低,染色体细,在光学显微镜下还看不清染色单体,因此,没有在图上表示出来.四分体时期,染色体螺旋化程度高,染色体变粗了,可在光学显微镜下清楚地看到每一个染色体有两个单体.
在细胞分裂的同时,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结果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便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而此时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也减少了一半,细胞内不再存在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
减数第二次分裂是从次级精母细胞开始的,细胞未经染色体的复制,直接进入第二次分裂.在细胞第二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和前面所学的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非常相似,细胞内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这一位置后,接着进行分裂,于是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与此同时,细胞分裂,结果生成了精子细胞.精子细胞经过变形后成为精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最后生成了四个精子,减数分裂结束.
随后,各个四分体排列在细胞中央,同源染色体好像手拉手似地排成两排,纺锤丝收缩,牵引染色体向两极移动,导致四分体平分为二,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但此时着丝点并未分开,每一染色体上仍有两条染色单体.接着发生细胞分裂,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而每个次级精母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就只有初级精母细胞的一半了,初级精母细胞有4条染色体,而次级精母细胞只有两条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开,在次级精母细胞中已没有同源染色体了.
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分开,说明染色体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由于两个同源染色体在细胞中央的排列位置是随机的,可以互相交换,因此,就决定了同源的两个染色体各移向哪一极也是随机的,这样,不同对的染色体之间就可以自由组合.这是将来要学的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第二次分裂的基本过程与有丝分裂相似: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点排成一排,后期,着丝点一分为二,两个姐妹染色单体成为两个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移向两极,接着,细胞分裂,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4个精子细胞,减数分裂完成.
精子细胞再经过变形,形成精子,在这个过程中,丢掉了精子细胞的大部分细胞质,带上重要的物质——细胞核内的染色体,轻装上阵,并形成了一个长长的尾,便于游动.
看了 男性精子中能产生雌配子吗,产...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科学家获得一种显性突变蚊子(AABB).A、B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A或B基因的胚胎致死.若 2020-06-10 …
某种高等植物的杂合子(Aa)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目是()A.雌配子:雄配子=1:1B.雄配子很多,雌 2020-06-26 …
基因为Aa的豌豆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是A、雌配子:雄配子=1:1B、雌配子:雄配子=3:1C、含A 2020-07-05 …
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中,具有1:1比例的有①子一代测交后代性状分离比②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③ 2020-07-25 …
下列哪一项不是满足孟德尔的实验结果3:1或1:1必须具备的条件()A.雌、雄配子的数量要足够多B.F 2020-11-02 …
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群体中的性别比例为1:1,其主要原因之一是()A、含X的配子数与含Y的配子数相 2020-11-02 …
家蚕的性别遗传机制是ZW型,ZZ为雄蚕,ZW为雌蚕,饲养雄蚕经济效益高.家蚕第10染色体上有一个使卵 2020-11-02 …
多数高等动物的雌雄比接近1:1的原因是()A.雌雄个体产生的雌雄生殖细胞数量相等B.雌雄个体都产生数 2020-11-02 …
在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1黄色圆粒豌豆(YyRr)自交产生F2.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F 2020-11-07 …
家蚕的性别遗传机制是ZW型,ZZ为雄蚕,ZW为雌蚕,饲养雄蚕经济效益高.家蚕第10染色体上有一个使卵 2020-1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