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
题目详情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赏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这一首七绝,是诗人借遗物而感兴,引起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议论.此诗是一首咏史诗,诗篇的重心在后两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写法上纯属议论,对此古今评家均无异议.但诗人对历史故实的议论自有其特色,即用形象议论,而非为抽象评说,如此便使本来枯燥无味的历史教训极具可视性可可感性,并能使读者深受其艺术力量的烘染,感到回味无穷.具体说,便是末句写得尤为匠心独运,作者以“铜雀春深锁二乔”这样一个生动场景告示读者,若东风不与周郎方便,那么将将会是吴败魏胜,而不是吴胜魏败的结局了.如此下笔,便叫形象性议论,便叫以点带面,以具体写抽象,这是文艺创作的一般性规律,大凡稍有文学修养的创作家和文论家都深谙于此.其次,本诗另一个重要手法便是角度新颖.杜牧在此诗中转移角度,另辟蹊径,尽抛前人窠臼,勇闯新路,以一把折断了的戟头为导引物,先将读者的视线与思维拉回悠远的历史长河中,再去聆听他的一番高论.这便是杜牧的聪明之处,也是他咏史诗高人一筹之处.此诗开端也是独出心裁,与其它咏史诗相比,显得新颖别致.最后两句是全诗的重点,诗人从面落笔,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议论在抒情中展开,这样论史的写法,又有新意,不落俗套.
此论兵之诗,立意奇特,不写赤壁史实,却以假设发言:若无东风助周郎,说不定战争的胜负就相反了.表面看来,这似乎是一种历史偶然论.而另一层深意,大约是杜牧自负深知兵法,认为周瑜当时之用兵,并无必胜的把握,就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若无东风,则万事皆成徒劳矣.前人以为杜牧过分夸大了东风的作用.其实杜牧的见解是非常有道理的,战争的胜负,的确需要百虑而无一失,有一失则足以毁百虑.古今中外无数战事是因一着不慎而导致满盘皆输的,这其实是极普遍的真理.
此论兵之诗,立意奇特,不写赤壁史实,却以假设发言:若无东风助周郎,说不定战争的胜负就相反了.表面看来,这似乎是一种历史偶然论.而另一层深意,大约是杜牧自负深知兵法,认为周瑜当时之用兵,并无必胜的把握,就算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但若无东风,则万事皆成徒劳矣.前人以为杜牧过分夸大了东风的作用.其实杜牧的见解是非常有道理的,战争的胜负,的确需要百虑而无一失,有一失则足以毁百虑.古今中外无数战事是因一着不慎而导致满盘皆输的,这其实是极普遍的真理.
看了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马超龙雀”青铜制品象征着中国数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显示文明古国的伟大形象,吸引 2020-05-20 …
物理物态变化题小红和小兰在讨论如何煮粥省燃料时,小红认为将水烧开后,要继续旺火煮更省燃料,小兰认为 2020-06-04 …
铜在空气中加热能跟氧气化合生成氧化铜,将12.89克铜粉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反应能消耗多少克氧气?消 2020-06-28 …
O用20ml18.4mol/L的浓硫酸和铜共热,一段时间后使反应混合物冷却,滤去多余的铜,将滤液加 2020-07-0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爷爷将网儿拉出水面,月光照着鱼网,网里躺着一条泛着金色光泽的鲤鱼。他 2020-07-23 …
下列实验中,对应的现象以及结论都正确且两者具有因果关系是()选项实验现象结论A将稀硝酸加入过量铜粉中 2020-11-04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雀鸟为什么不吃虫唐了(1)据《中国环境报》报道,江苏泰兴鸟雀成灾!数万只尚不知名 2020-11-17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雀鸟为什么不吃虫唐了(1)据《中国环境报》报道,江苏泰兴鸟雀成灾!数万只尚不知名 2020-11-17 …
英语翻译:1.我认为将来学生不用背书包,因为机器人会变成书包.2.我认为将来学生去学校英语翻译:1. 2020-12-04 …
一道化学一模试题将无水硫酸铜加热至650℃以上,可得到黑色的氧化铜与三氧化硫、二氧化硫和氧气的混合气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