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诗歌鉴赏: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① 杜牧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注释】① 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850年(宣宗大中四
题目详情
诗歌鉴赏: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 杜牧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① 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注释】① 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850年(宣宗大中四年) 将离长安到湖州(即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任刺 史时所作.
(1)诗的前两句是怎样体现“闲”的?结合前两句试作分析.
(2) 杜牧不但长于文学,而且具有政治、军事才 能,渴望为国家作出贡献.有学者称此诗是一首“言在此而意在彼”、“言已尽而意有余”的名篇.结合全诗,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情感.
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① 杜牧
清时有味是无能,闲爱孤云静爱僧.
欲把一麾江海去,乐游原上望昭陵.
【注释】① 这首诗是作者于公元850年(宣宗大中四年) 将离长安到湖州(即吴兴,今浙江湖州市)任刺 史时所作.
(1)诗的前两句是怎样体现“闲”的?结合前两句试作分析.
(2) 杜牧不但长于文学,而且具有政治、军事才 能,渴望为国家作出贡献.有学者称此诗是一首“言在此而意在彼”、“言已尽而意有余”的名篇.结合全诗,分析本诗所表达的情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诗的起句称其时为“清时”,而且进一步 指出,既然如此,没有才能的自己,倒反而可以借此藏拙,这是很有意趣的.次句承上,点
明“闲”与“静”就是上句所指之“味”.而以爱孤云之 闲见自己之闲,爱和尚之静见自己之静,这就把 闲静之味这样一种抽象的感情形象地显示了出来.
(2) 诗人登高纵目,西望昭陵,就 不能不想起当前国家衰败的局势,自己闲静的处
境来,而深感生不逢时之可悲可叹了.诗句虽然只是以登乐游原起兴,说到望昭陵,戛然而止, 不再多写一字,但其对祖国的热爱,对盛世的追
怀,对自己无所施展的悲愤,无不包括在内. 这首诗采用了“托事于 物”的兴体写法,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译文解析】太平时有闲情逸兴,是无能之人;喜欢孤云悠闲,也喜欢和尚清静.我想手擎旌麾,远 去江海的吴兴;再登上乐游原,遥望太宗的昭 陵.
明“闲”与“静”就是上句所指之“味”.而以爱孤云之 闲见自己之闲,爱和尚之静见自己之静,这就把 闲静之味这样一种抽象的感情形象地显示了出来.
(2) 诗人登高纵目,西望昭陵,就 不能不想起当前国家衰败的局势,自己闲静的处
境来,而深感生不逢时之可悲可叹了.诗句虽然只是以登乐游原起兴,说到望昭陵,戛然而止, 不再多写一字,但其对祖国的热爱,对盛世的追
怀,对自己无所施展的悲愤,无不包括在内. 这首诗采用了“托事于 物”的兴体写法,表达了作者的爱国之情.
【译文解析】太平时有闲情逸兴,是无能之人;喜欢孤云悠闲,也喜欢和尚清静.我想手擎旌麾,远 去江海的吴兴;再登上乐游原,遥望太宗的昭 陵.
看了 诗歌鉴赏: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2006年8月10日,被称为“台风之王”的“桑美”在浙江登陆,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 2020-05-15 …
强台风“尤特”于北京时间721y年8月14日15时52分在广东阳江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 2020-11-12 …
2004年8月16日,第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登陆。造成l64人死亡,24人失踪,受灾人口达129 2020-11-22 …
2007年8月16日,台风“云娜”在浙江登陆,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踪,受灾人口达1299万人, 2020-11-22 …
2004年8月16日,第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登陆,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踪,受灾人口达129 2020-11-22 …
2004年8月16日,第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登陆,造成164人死亡,24人失踪,受灾人口达129 2020-11-22 …
2004年8月16日,第14号台风“云娜”在浙江登陆。造成l64人死亡,24人失踪,受灾人口达129 2020-12-02 …
(2013•珠海一模)强台风“尤特”于北京时间2013年8月14日15时50分在广东阳江登陆,登陆时 2020-12-22 …
强台风“尤特”于北京时间(东八区)2013年8月14日15时50分在广东阳江登陆,登陆时中心附近最大 2020-12-22 …
2006年8月10日,被称为“台风之王”的“桑美”在浙江登陆,给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据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