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以"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为话题作文 800字左右水平不用太高...高一的水平就可以了
题目详情
以"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为话题作文 800字左右
水平不用太高...
高一的水平就可以了
水平不用太高...
高一的水平就可以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中国的传统文化正在渐渐消失...
:[只看楼主] [关注此帖] [百宝箱使用帮助]
作者:Ravo 提交日期:2006-12-8 3:02:00
从端午节,到中医,再到龙的传人,下一个又会是什么?
这让我联想到一个乞丐,在一路伸手乞讨的同时,又把自己的饭碗、筷子等一些生活用品到处乱扔,等到需要用到这些东西的时候,该去哪里找回来呢?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逐渐发展的同时,居然忘了自己是谁?而且还把自己潜在的财富,拱手乱扔.韩国佬拣走了端午节和中医,小日本拣走了龙,他们像得到宝物一样珍藏了这些被中国所丢弃的财富,要知道这样的财富不是一日就能生成的啊!这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呀!
下一个被抛弃的将会是什么呢?作为中华大国的国民,我们该做些什么吧?我们怎么可以眼睁睁的看着传统文化的消失?一个没了传统、没了信仰的民族将是多么可怕!
传统文化正在城市中消失
(黄雅婷|文)
90高龄的南怀瑾先生是人称“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的国学大师.这位著作等身的老先生学养极其深厚,对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医卜天文、拳术剑道及儒释道等均有研习.昨天下午在一场题为“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的讲座中,南怀瑾与沪上学者共同探讨了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文化、传播、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长袍”的文化力量
多年来,南怀瑾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老先生笑言:“我这一生走南闯北,不管去哪里,总是一身长袍.”而这一身“中国标志”在关键时刻还帮了南怀瑾不少忙.据说他有次出访美国,在通过旧金山海关时,带的几大箱草药让海关官员产生了怀疑,但长袍在身的南怀瑾仪态慈祥,随行人员指着他对官员说:“这位先生被称为是中国现代的孔子.”关检人员立即恭恭敬敬地将他们放行了.对此,南怀瑾感慨良深:“衣冠文物素来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代表日本文化的和服实际上是我们三国时从吴地传到日本去的,舶来品尚且成为他们的国粹而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却在当今社会逐渐丢失.外国人来看我们的故宫会赞口不绝,但那是我们老祖宗创造出来的;但他们若怀着对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憧憬再看国内一些城市往往又会失望,觉得到处都是西化的痕迹.我们现代人守住和创造的属于本民族特色的东西太少了.”
大众传播应道德自律
曾在新闻出版界工作多年的南怀瑾对目前大众传播的现状也极其关心.他反对时下流行把各新闻载体统一叫做“媒体”的说法,他认为新闻事业应该是“文化的先驱”,而“媒体”一词只反映了“中介”的含义,并没有体现舆论的先驱力量.其次,他认为新闻出版业的道德责任还有待重新建立,“比如,新闻界一直奉行‘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金科玉律,导致有些记者往往过分注重对细节的描写而忽视新闻的舆论导向.”南怀瑾还提倡年青人多学习一些新闻出版界老前辈严格的道德自律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育是个“百年问题”
南怀瑾有着特殊的教育背景,从私塾走来,读过西化的“高等小学”,对满清的科举体制也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他认为当今中国所面临的一切问题的根本都是教育问题.他指出,如今社会有一股一切向“钱”看的风气,“很多人抱怨社会上出现各种各样的贪官,但实际上这些人都是从老百姓家里走出来的,如果他们有问题,那一定是家庭和社会教育的问题,所以说教育是150年来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他笑称自己读高小的时候是“背榜第一名”,即除了古文成绩很好之外,其余如英文、物理、化学等一概不行,因此他只读了半年就坚持不下去了,但自己并不以为意,他相信很多读书人都是自学成材的.
而现在很多家长喜欢把自己人生中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给孩子带来很重的压力,这是十分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一种心态.“而且现在的孩子,倒是数理和英文都不错,反而是古文底子差,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极为不利,是亟待增强的.”
:[只看楼主] [关注此帖] [百宝箱使用帮助]
作者:Ravo 提交日期:2006-12-8 3:02:00
从端午节,到中医,再到龙的传人,下一个又会是什么?
这让我联想到一个乞丐,在一路伸手乞讨的同时,又把自己的饭碗、筷子等一些生活用品到处乱扔,等到需要用到这些东西的时候,该去哪里找回来呢?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逐渐发展的同时,居然忘了自己是谁?而且还把自己潜在的财富,拱手乱扔.韩国佬拣走了端午节和中医,小日本拣走了龙,他们像得到宝物一样珍藏了这些被中国所丢弃的财富,要知道这样的财富不是一日就能生成的啊!这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化呀!
下一个被抛弃的将会是什么呢?作为中华大国的国民,我们该做些什么吧?我们怎么可以眼睁睁的看着传统文化的消失?一个没了传统、没了信仰的民族将是多么可怕!
传统文化正在城市中消失
(黄雅婷|文)
90高龄的南怀瑾先生是人称“上下五千年,纵横十万里,经纶三大教,出入百家言”的国学大师.这位著作等身的老先生学养极其深厚,对文学书法、诗词曲赋、医卜天文、拳术剑道及儒释道等均有研习.昨天下午在一场题为“传统文化与大众传播”的讲座中,南怀瑾与沪上学者共同探讨了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文化、传播、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长袍”的文化力量
多年来,南怀瑾一直致力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老先生笑言:“我这一生走南闯北,不管去哪里,总是一身长袍.”而这一身“中国标志”在关键时刻还帮了南怀瑾不少忙.据说他有次出访美国,在通过旧金山海关时,带的几大箱草药让海关官员产生了怀疑,但长袍在身的南怀瑾仪态慈祥,随行人员指着他对官员说:“这位先生被称为是中国现代的孔子.”关检人员立即恭恭敬敬地将他们放行了.对此,南怀瑾感慨良深:“衣冠文物素来是一个国家文化的象征.代表日本文化的和服实际上是我们三国时从吴地传到日本去的,舶来品尚且成为他们的国粹而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却在当今社会逐渐丢失.外国人来看我们的故宫会赞口不绝,但那是我们老祖宗创造出来的;但他们若怀着对中国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憧憬再看国内一些城市往往又会失望,觉得到处都是西化的痕迹.我们现代人守住和创造的属于本民族特色的东西太少了.”
大众传播应道德自律
曾在新闻出版界工作多年的南怀瑾对目前大众传播的现状也极其关心.他反对时下流行把各新闻载体统一叫做“媒体”的说法,他认为新闻事业应该是“文化的先驱”,而“媒体”一词只反映了“中介”的含义,并没有体现舆论的先驱力量.其次,他认为新闻出版业的道德责任还有待重新建立,“比如,新闻界一直奉行‘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金科玉律,导致有些记者往往过分注重对细节的描写而忽视新闻的舆论导向.”南怀瑾还提倡年青人多学习一些新闻出版界老前辈严格的道德自律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教育是个“百年问题”
南怀瑾有着特殊的教育背景,从私塾走来,读过西化的“高等小学”,对满清的科举体制也有深刻的了解和认识,他认为当今中国所面临的一切问题的根本都是教育问题.他指出,如今社会有一股一切向“钱”看的风气,“很多人抱怨社会上出现各种各样的贪官,但实际上这些人都是从老百姓家里走出来的,如果他们有问题,那一定是家庭和社会教育的问题,所以说教育是150年来中国社会最大的问题.”他笑称自己读高小的时候是“背榜第一名”,即除了古文成绩很好之外,其余如英文、物理、化学等一概不行,因此他只读了半年就坚持不下去了,但自己并不以为意,他相信很多读书人都是自学成材的.
而现在很多家长喜欢把自己人生中没有实现的愿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给孩子带来很重的压力,这是十分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一种心态.“而且现在的孩子,倒是数理和英文都不错,反而是古文底子差,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极为不利,是亟待增强的.”
看了 以"正在消失的传统文化"为话...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再过多少年太阳就会消失?太阳消失之前,地球又会不会消失呢? 2020-03-30 …
0.0谁能帮我想一个语文作文0.0就是一个线索+主要内容0.0然后可以各种套的那种不要太通俗 2020-05-22 …
读书五失原文:袁文清公桷,为湘江世族,受业王深宁之门.尝云:“予少时读书五失:泛观而无所择,其失博 2020-06-03 …
矿粉的烧失量求法请问一下,矿粉灼烧前的三氧化硫是0.47,灼烧后是2.52;烧失量是-0.73,空 2020-06-28 …
人为什么听不到次声波()A.振幅太小B.传播太慢C.频率太低D.传播时能量损失太多 2020-07-23 …
魔道成功率算法魔道高手数学帝进比如改良魔法星弹初始失败率20%成功率60%大成功率20%,当光系亲和 2020-11-06 …
用哪种0.5的笔写出来不太粗??感觉0.5子弹头有的太粗…(0.5针细的高考能用吗?)求推荐 2020-11-07 …
文言文翻译《三国志》片段急需下列文段翻译,请各位文学高手帮忙,我将不胜感激!!!文段如下:“初,济阴 2020-11-23 …
英语翻译同在宇宙里发光太阳看不见星星为什么一个如此渺小为什么一个那么辉煌就算星星消失太阳也不会在意但 2020-11-25 …
光子在太阳能发电过程中是否会消失太阳能发电过程.以晶体为例描述光发电过程.P型晶体硅经过掺杂磷可得N 2020-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