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作文 心灵的选择 用一个故事写噶
题目详情
作文 心灵的选择 用一个故事写噶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不是每个人都会登山,也不是每个人在登山的时候都能发现陷于绝境的人,这正如一个人一生中没有几次能面对心灵的选择.但是这种选择的确存在,你总有需要认真面对的时候.为什么要登山?因为山就在那个地方,一位登山大师如是说.怎么选择?你得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如果我们把那天在山上发生的事做一次回放,结论似乎蕴涵了选择的合理性.这里有一个合情合理的逻辑:因为你救了那个人,所以自己得到了拯救.和所有的商业理论一样,它的意思是谁投资,谁受益.于是,这就引出了一个令人并不愉快的推论: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受到了结果的利益驱动.
和所有的童话和寓言一样,好人受到了好报.这作为一个故事没有什么不妥之处.然而,我们知道这世界的真相并非如此.如果用这种方式去理解一次心灵的选择,这和在佛前烧一注香,借以换取升官发财生双胞胎一样,并非是选择,而是投机.当好人的“好报”成为行善的动机时,那就连一点善的影子都不复存在了.
记得在《圣经》中上帝为了考验一个虔敬的老信徒,夺走了他的羊群,杀死了他的独子,让他身受恶疾.最后,上帝问他的信徒,你现在怎么想?信徒回答:“既然因我的信仰而受到了那么多恩惠,当这信仰带给我苦难时,我为什么不能一样接受呢?”
这个故事给予我们的启发远远大过登山的故事,在已知“好人好报”的结果后去讨论选择的正确与否,其实是一种误导.圆满的结局掩盖了事实的真相:很大可能是两个人都死在了山上.知道自己有很大可能丧失生命,依然坚持内心的信念,慷慨赴死,把所有的结果都一样地承担下来,这才是一种心灵选择.
回到我们的山上,有个人身陷困境,却突然见到一个更需要帮助的人,他应该怎么做?是独自逃生还是留下来救人?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都是对的.当一个人自顾不暇的时候,他所做的任何拯救自己生命的选择都无可指责.二战结束后,在集中营里协助纳粹的犹太人并没有在犹太法庭上被指控为“犹奸”.法官的解释是:一个人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所做的一切都不应受到谴责.
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做为自己的道德观,自然难以理解独自逃生的行为.只是这样的道德要求,对于要求别人是合适的,用到自己身上却未必合适.所以,我们在二战时出现了那么惊人数量的伪军,解放战争时“太原五百完人团”逃得一干二净,这足以证明这种虚伪的道德观念只适合存在在书本中,并没有任何实际操作的价值.
一个人忍受内心对于死亡的恐惧,舍己为人;或者别过头去,独自偷生,忍受一生良心的折磨.这是两种选择是等同的,因为好人好报而选择,那是可耻的.这种等同地位非常重要,无论是利己还是利他,如果没有放在一个平面上加以权衡的可能,也就根本不存在任何所谓的“心灵的选择”.
如果我们把那天在山上发生的事做一次回放,结论似乎蕴涵了选择的合理性.这里有一个合情合理的逻辑:因为你救了那个人,所以自己得到了拯救.和所有的商业理论一样,它的意思是谁投资,谁受益.于是,这就引出了一个令人并不愉快的推论: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受到了结果的利益驱动.
和所有的童话和寓言一样,好人受到了好报.这作为一个故事没有什么不妥之处.然而,我们知道这世界的真相并非如此.如果用这种方式去理解一次心灵的选择,这和在佛前烧一注香,借以换取升官发财生双胞胎一样,并非是选择,而是投机.当好人的“好报”成为行善的动机时,那就连一点善的影子都不复存在了.
记得在《圣经》中上帝为了考验一个虔敬的老信徒,夺走了他的羊群,杀死了他的独子,让他身受恶疾.最后,上帝问他的信徒,你现在怎么想?信徒回答:“既然因我的信仰而受到了那么多恩惠,当这信仰带给我苦难时,我为什么不能一样接受呢?”
这个故事给予我们的启发远远大过登山的故事,在已知“好人好报”的结果后去讨论选择的正确与否,其实是一种误导.圆满的结局掩盖了事实的真相:很大可能是两个人都死在了山上.知道自己有很大可能丧失生命,依然坚持内心的信念,慷慨赴死,把所有的结果都一样地承担下来,这才是一种心灵选择.
回到我们的山上,有个人身陷困境,却突然见到一个更需要帮助的人,他应该怎么做?是独自逃生还是留下来救人?我觉得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哪一种选择都是对的.当一个人自顾不暇的时候,他所做的任何拯救自己生命的选择都无可指责.二战结束后,在集中营里协助纳粹的犹太人并没有在犹太法庭上被指控为“犹奸”.法官的解释是:一个人为了保住自己的生命所做的一切都不应受到谴责.
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做为自己的道德观,自然难以理解独自逃生的行为.只是这样的道德要求,对于要求别人是合适的,用到自己身上却未必合适.所以,我们在二战时出现了那么惊人数量的伪军,解放战争时“太原五百完人团”逃得一干二净,这足以证明这种虚伪的道德观念只适合存在在书本中,并没有任何实际操作的价值.
一个人忍受内心对于死亡的恐惧,舍己为人;或者别过头去,独自偷生,忍受一生良心的折磨.这是两种选择是等同的,因为好人好报而选择,那是可耻的.这种等同地位非常重要,无论是利己还是利他,如果没有放在一个平面上加以权衡的可能,也就根本不存在任何所谓的“心灵的选择”.
看了 作文 心灵的选择 用一个故事...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蓝天大雁小白兔田野野菊蝴蝶开心.选择这几个词语编个小故事 2020-05-23 …
一个哲理小故事,有没有原版的,(关于心理小实验中人们在不知道的情况下大胆地走过有鳄鱼的池塘的故这个 2020-06-08 …
关于读心术的概念有个网上流传的读心术是个什么概念?下面是那个Flash的介绍::::读心术:::“ 2020-06-16 …
谁知道这句话什么意识?达摩祖师说:“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众生造作妄想, 2020-06-23 …
下面是《西游记》第23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故事结尾处的颂子.请根据它的提示,简述这一故事, 2020-06-28 …
①有业之,其色若自得者②有余,则以与道路之废疾饿者焉③若布与帛,必蚕绩而后成者也④夫镘易能,可力焉 2020-06-29 …
贪心算法的证明过程,是不是只有先证明了贪心选择性质之后,再以贪心选择为前提证明其最优子结构?换句话 2020-07-23 …
要十个孝心小故事,越短越好,寓言孝心故事也可以 2020-11-23 …
用以下词语造句褪色,心急如焚,魅力,初露头角,相得益彰,别具匠心,抉择.个造一句话. 2020-12-19 …
ug6.0画草图,Ctrl+T后,选圆形阵列命令,选完对象后要连续两次选择点,如题,我想在草图上绕一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