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两袖清风”原指的是谁的“两袖”?
题目详情
“两袖清风”原指的是谁的“两袖”?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两袖清风”,《辞海》上解释为“居官廉洁,除两袖清风外别无所有”.但深究起来,“两袖清风”开始并非此意.类似语意,最早是唐代诗人卢仝在《茶歌》中所说:“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他形容的是两袖迎风飘洒的样子.元代的陈基在《次韵吴江道中》已有这样的句子:“两袖清风身欲飘,仗藜随月步长桥.” “两袖清风”到了明代吴应箕的笔下,便被表达为清贫之意了.他在《楼山堂集·忠烈杨睫传》中这么说:“入计时,止于两袖清风,欲送其老母归楚,至不能治装以去.” 至明代于谦,“两袖清风”与为官清廉紧密相联在一起.《辞海》中说:“都穆《都公谭纂》卷上:‘于少保(谦)尝为兵部侍郎,巡抚河南,其还京日,不持一物,人传其诗云:绢怕麻茹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这样,“两袖清风”或“清风两袖”渐成为官清廉的固定评语.出任苏州知府、严惩贪官污吏的况钟,任满赴京考绩时,群众送的礼物他一律拒收,并作诗云:“清风两袖朝天去,不带江南一寸绵.惭愧士民相饯送,马前洒酒注如泉.” 清代郑板桥,在山东潍坊为官七年,深受百姓爱戴.后因得罪土豪劣绅而被朝上罢官.临行前,上万群众送行,郑板桥画了一幅墨竹,上题一诗:“乌纱掷去不为官,橐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 于谦将该诗句用于官场,所以应该是指“于谦”的“两袖”.
看了 “两袖清风”原指的是谁的“两...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有时代发展的原因,有社会风气的原因,有个人素质的原因,更重要的一点是,社会 2020-03-29 …
台风带来暴风雪的原因台风是带来暴风雨的,但北上高纬度海域转化成温带气旋后,暴风雨也转成暴风雪,这在 2020-05-13 …
风险隔离是损失控制方法的延伸,其采用的是分散风险的原理,目的是让各经济组织单独承受风险,而 2020-05-21 …
按照诱发风险的原因,通常风险可分为:( )。 A.信用风险B.地方风险C.市场风险D.操作风 2020-05-21 …
保险规划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 A.转移风险的原则B.量力而行的原则C.分析客户的保险需 2020-05-30 …
制定保险规划的原则包括( )。 A.转移风险的原则B.量力而行的原则 C.分析客户保险需 2020-05-30 …
保险规划应当遵循的原则是( )。 A.转移风险的原则 B.量力而行的原则 C.分析客户的 2020-05-30 …
按照诱发风险的原因,通常风险可分为( )。 A.信用风险B.地方风险C.市场风险D.操作风 2020-05-30 …
按诱发风险的原因划分,可以将风险划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 ) 2020-05-30 …
田园风光的原文苏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课文叫《田园风光》,求上面的原文,这是我今天老师布置的回 2020-06-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