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
题目详情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岁,人有道其父字者,朗曰:“慢人亲者,不敬其亲者也。”客谢之。十二,试经为童子郎,监试者以其身体壮大,疑朗匿年,劾问。朗曰:“朗之内外,累世长大,朗虽稚弱,无仰高之风,损①年以求早成,非志所为也。”监试者异之。后关东兵起,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居野王,近山险,欲徙居温。朗谓邵曰:“唇齿之喻,岂唯虞、虢②,温与野王即是也;今去彼而居此,是为避朝亡之期耳。且君,国人之望也,今寇未至而先徙,带山之县必驻,是摇动民之心而开奸宄③之原也,窃为郡内忧之。”邵不从。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④.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注】①损:减少。 ②虞、虢:虞国和虢国。③宄(guǐ):坏人。④钞:掠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下列句中的“之”与“唇齿之喻”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3)下列对人物的分析评价错误的一项是(C)
A.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
B.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
C.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D.当军队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
译:沿山的居民果然大乱,(纷纷)向内迁徙,有的被强盗掠夺(抢掠).
②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
译: 即使在军营中,他常常穿简陋的衣服吃着粗劣的食物,用节俭的行为给士兵做表率。
年二十二,太祖辟为司空掾属,除成皋令,以病去,复为堂阳长。其治务宽惠,不行鞭杖,而民不犯禁。迁充州刺史,政化大行,百姓称之。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建安二十二年,与夏侯悖、藏霸等征吴。到居巢,军士大疫,朗躬巡视,致医药。遇疾卒,时年四十七。
【注】①损:减少。 ②虞、虢:虞国和虢国。③宄(guǐ):坏人。④钞:掠夺。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 ①朗躬巡视 | 亲自 |
| ②慢人亲者 | 怠慢 |
| ③客谢之 | 道歉 |
| ④除成皋令 | 提拔 |
| A.朗之内外 | B.至之市 |
| C.吾欲辱之 | D.心乐之 |
A.司马朗少年时即能从容应对质疑,初露才华。
B.司马朗执政不靠刑罚而靠宽厚仁慈,百姓照样不犯法,很有人格魅力。
C.司马朗为了让军士以他为榜样,故意在军队中过着简朴的生活。
D.当军队出现瘟疫时,司马朗能体恤下属,亲自为军士送医送药。
(4)翻译下列句子。
①边山之民果乱,内徙,或为寇钞。
译:沿山的居民果然大乱,(纷纷)向内迁徙,有的被强盗掠夺(抢掠).
②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
译: 即使在军营中,他常常穿简陋的衣服吃着粗劣的食物,用节俭的行为给士兵做表率。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重点文言实词的意义.解答此题的时候,应该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意思,然后根据句子的翻译推断词语的意思.
①句意为:司马朗亲自去视察.躬:亲自.
②句意为:轻慢别人父亲的人.慢:怠慢.
③句意为:于是那人向他道歉.谢:道歉.
④句意为:被任命为成皋令.除:提拔.
(2)此题考查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题干中,“唇齿之喻”的句意为:唇亡齿寒的比喻.其中“之”是助词,的.
A项,句意为:我的内外亲戚.之,结构助词,的.
B项,句意为:等到到了集市.之,动词,到.
C项,句意为:我想羞辱他.之,代词,他.
D项,句意为:(我)心里很是高兴.之:代词,代表前面看到的情况.
综上所述,答案为:A
(3)此题考查学生结合选文内容分析评价人物的能力.此题,应结合文本中涉及司马朗的语言和事件分析即可.由文中“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一句,就可以判断出来.
(4)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的时候,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做到流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徙,迁徙的意思;或,有的人;为:被的意思;钞,抢夺的意思.句意为:沿山的居民果然大乱,(纷纷)向内迁徙,有的被强盗掠夺(抢掠).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虽,即使的意思;军旅,军队的意思;恶,粗劣的意思;率,给…做表率的意思.句意为:即使在军营中,他常常穿简陋的衣服吃着粗劣的食物,用节俭的行为给士兵做表率.
答案:
(1)①躬:亲自. ②慢:怠慢.③谢:道歉.④除:提拔
(2)A
(3)C
(4)①沿山的居民果然大乱,(纷纷)向内迁徙,有的被强盗掠夺(抢掠).(得分点:“果”、“内”、“或”、“为”)
②即使在军营中,他常常穿简陋的衣服吃着粗劣的食物,用节俭的行为给士兵做表率.(得分点:“虽”、“粗衣”、“ 恶食”)
①句意为:司马朗亲自去视察.躬:亲自.
②句意为:轻慢别人父亲的人.慢:怠慢.
③句意为:于是那人向他道歉.谢:道歉.
④句意为:被任命为成皋令.除:提拔.
(2)此题考查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题干中,“唇齿之喻”的句意为:唇亡齿寒的比喻.其中“之”是助词,的.
A项,句意为:我的内外亲戚.之,结构助词,的.
B项,句意为:等到到了集市.之,动词,到.
C项,句意为:我想羞辱他.之,代词,他.
D项,句意为:(我)心里很是高兴.之:代词,代表前面看到的情况.
综上所述,答案为:A
(3)此题考查学生结合选文内容分析评价人物的能力.此题,应结合文本中涉及司马朗的语言和事件分析即可.由文中“虽在军旅,常粗衣恶食,俭以率下”一句,就可以判断出来.
(4)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翻译的时候,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做到流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①句中重点词语有:徙,迁徙的意思;或,有的人;为:被的意思;钞,抢夺的意思.句意为:沿山的居民果然大乱,(纷纷)向内迁徙,有的被强盗掠夺(抢掠).
②句中重点词语有:虽,即使的意思;军旅,军队的意思;恶,粗劣的意思;率,给…做表率的意思.句意为:即使在军营中,他常常穿简陋的衣服吃着粗劣的食物,用节俭的行为给士兵做表率.
答案:
(1)①躬:亲自. ②慢:怠慢.③谢:道歉.④除:提拔
(2)A
(3)C
(4)①沿山的居民果然大乱,(纷纷)向内迁徙,有的被强盗掠夺(抢掠).(得分点:“果”、“内”、“或”、“为”)
②即使在军营中,他常常穿简陋的衣服吃着粗劣的食物,用节俭的行为给士兵做表率.(得分点:“虽”、“粗衣”、“ 恶食”)
看了 司马朗字伯达,河内温人也。九...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我国正在快速步入老龄化社会,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小丽在课余时间做了一个统计,他给人口的 2020-07-07 …
材料一: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对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不按规定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要进行批评教育;经 2020-07-10 …
钙的吸收与年龄有关,并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吸收率下降.婴儿吸收率可达60%,儿童约为40%,成年人仅为 2020-07-16 …
根据中国少年基金会有关数据显示,中国3亿儿童中未入学率近1%,即全国尚有300万失学儿童,其中许多是 2020-11-14 …
根据中国少年基金会有关数据显示,中国3亿儿童中未入学率近1%,即全国尚有300万失学儿童,其中许多是 2020-11-15 …
北京市委经一年调研后出台了《关于北京市儿童意外伤害情况的调研报告》.报告指出,目前北京市平均每两天就 2020-12-04 …
材料一:我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规定,对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按规定送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 2020-12-24 …
材料一:《义务教育法》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各项职责,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 2020-12-24 …
辨析题义务教育是我们适龄儿童和少年的权利,适龄儿童和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时,只要其家长或监护人保障其按时 2020-12-24 …
关注留守儿童共创美好未来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大量的人口流入城市务工经商,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