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文,完成1~4题。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非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 1 4 题。

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人有三必穷:为上则不能爱下,为下则好 其上,是人之一必穷也;乡则不若,偝 则谩之,是人之二必穷也; 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 ——人有此三数行者,以为上则必危,为下则必灭。

人之所以为人者,何已也 ? 日:以其有辨也。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辨。

辨莫大于分 ­ ,分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圣王。圣王有百,吾孰法焉 ? 日:文 ­­­­ 久而息,节族 久而绝。故日: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 然者矣,后王是也。彼后王者,天下之君也;舍后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犹舍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故曰:欲观千岁,则数今日;欲知亿万,则 一二;欲知上世,则审周道 ;欲审周道,则审其人所贵君子。故曰: 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 彼众人者,愚而无说、陋而无度者也。其所见焉,犹可欺也,而况于千世之传也。五帝之外无传人,非无贤人也,久故也;五帝之中无传政,非无善政也,久故也;禹、汤有传政而不若周之 也,非无善政也,久故也。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略则举大,详则举小。愚者闻其略而不知其详,闻其详而不知其大也。是以文久而灭,节族久而绝。

(节选自《荀子·非相篇》)

       【注】①偝( b è i ):背向。    

       ②分:名分。它是春秋战国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道德范畴。

       ③文:礼仪制度。

       ④族:音 z ò u ,通“奏”;节族:音乐的节奏。

       ⑤周道:周王朝的治国之道。

1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为下则好 其上                               非:责怪

       B .欲观圣王之迹,则于其 然者矣       粲:明白

       C .禹、汤有传政而不若周之          察:观察

       D .欲知亿万,则 一二                        审:审察

2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属于“法后王”理由的一组是                           

①乡则不若,偝则谩之

②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③舍后王而道上古,譬之是犹舍己之君,而事人之君也

④彼众人者,愚而无说、陋而无度者也

⑤五帝之外无传人,非无贤人也,久故也

⑥传者久则论略,近则论详

       A .③⑤⑥             B .④②③                 C .②④⑤                D .①④⑥

3 .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列举了三种不吉祥的事情和三种必然陷于困厄的情况,含有“危”“灭”是人自己造成的之意。

       B .作者认为人与其他动物的根本区别不在于人“二足而无毛”,而在于人有明辨事物的能力,尤其是明辨君臣、父子、夫妇等社会伦理关系的能力。

       C .对事物的区别比不上确定名分更重要,而与制定礼法相比,确定名分又显得不太重要,而这一切的重要性都排在效法圣王之下。

       D .文章最后用“五帝”“禹汤”的例子来说明礼仪制度会因为年代的久远而湮没,故应抓紧对古代礼仪制度的整理工作。

4 .用斜线(/)给阅读材料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并把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用斜线(/)断句。

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

   2 )翻译:

①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译文:                                                                  

        ②夫妄人曰:“古今异情,其以治乱者异道。”而众人惑焉。

        译文:                 &nbs

语文
作业帮用户2017-03-22 举报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4亿+用户的选择

作业帮用户 2017-03-29 举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 C /此处“察”应解为“明显,清楚”。

2 . A /①讲的是人的品性,是人“必穷”的理由。②讲的是人的本性,与“法后王”无太大关系。

④是对“众人”的评说。

3 . D /联系全文可知用“五帝”“禹汤”的例子用来说明的是要法后土,因为先王的很多东西会因为时代久远而湮没。

4 .( 1 )知行浅薄/曲直有以相县矣/然而仁人不能推/知士不能明/是人之三必穷也

  ( 2 )①凭借近世来了解远古;凭借一件事物来了解上万件事物,凭借隐微的东西来了解明显的东西,说的就是这种道理。

②那些乱说话的人说:“古今是不同的情况,它们用来治理乱世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也可意译为:治理国家的方法也不同)。”于是普通人就被迷惑了(于是普通人就糊涂了)。


看了 阅读下文,完成1~4题。人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苏轼说:读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  2020-04-06 …

下列关于阅读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典名著《水浒传》中,武松是一个下层侠义之士,他崇  2020-06-15 …

请阅读以下短文并回答问题.“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  2020-06-1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读画梁实秋①《随园诗话》:“画家有读画之说,余谓画无可读者,读其诗也  2020-06-2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  2020-06-28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人有三不祥:幼而不肯事长,贱而不肯事贵,不肖而不肯事贤,是人之三不祥也。人  2020-07-13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读画梁实秋①《随园诗话》:“画家有读画之说,余谓画无可读者,读其诗也  2020-07-2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礼记•曲礼上》)  2020-07-2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6分)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礼记·曲  2020-07-28 …

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5分)①同学们收集到以下广告词。请研读以下广告词,并选择其中一则,说明其中的妙处  2020-12-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