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唐张继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万叠银山寒浪起,一行斜字早鸿来。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江汉路长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九日巴丘杨公台上宴集
【唐】张继
凄凄霜日上高台,水国秋凉客思哀。
万叠银山寒浪起, 一行斜字早鸿来。
谁家捣练孤城暮,何处题衣远信回。
江汉路长身不定,菊花三笑旅怀开。
(1)下列对这诗歌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两项是:___
A.结合诗题和诗歌内容可知,诗人与友人在杨公台上宴饮集会,共度重阳节。诗中涉及了出游赏秋、登高远眺、观赏菊花等重阳习俗。
B.颔联描写了高台所见之景,染上秋霜的群山寒浪阵阵,空中一行早雁已翩然飞来。诗人运用白描的手法,语言朴实、不事雕琢,寥寥几笔勾勒了一幅广阔的秋景图。
C.“捣练”是古代女性常见的劳作,即捣制煮过的熟绢,为缝制寒衣做准备。正日暮时分,孤城响彻捣练的声音,以声衬静,越发渲染了秋日黄昏的寂寥冷清。
D.菊花三笑,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笑”生动地写出了菊花绽放得灿烂热烈的景象。诗人运用以乐景衬哀情的手法,将盛放的菊与客之“哀”形成对比,更显其哀。
E.诗歌观察细致,描写传神,用语清新,将秋日登高的所见、所闻、所感融于一炉,以寻常语写眼前景,却能做到心物感应,情景交融,浑然一体。
(2)诗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D    B项非“白描”“不事雕琢”,上句描写群山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修辞,突出表现了其寒的特点,下句写高飞的雁群,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表现雁阵的整齐;D菊笑与客哀没有反衬关系,菊笑暂时驱散了旅途的忧愁.
(2)作答本题先点明诗人情感的变话.从诗歌中“哀”和“笑”可以看出诗人情感的变化,再结合诗歌中的具体进行分析即可.

答案:
(1)BD
(2)诗人的情感由悲转喜.(2分)首联“凄凄”“秋凉”寓情于景,表达了登台的凄凉心境,“客思哀”直抒胸臆,表达了思乡之愁.‚颔联写景,“寒浪”渲染了凄清的氛围,“早鸿”寄托着思乡之情.颈联虚实结合,诗人听到了妇女赶制寒衣的捣衣声,想象远方的游子写信回家索寄寒衣,归期杳杳,由个人之愁推及到天下的游子思妇共同的忧愁;④尾联收束到自身,表达了寓居他乡的漂泊之愁,而菊花三笑暂时驱散了郁结的忧愁,诗人暂时开颜,情感由悲转喜.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各题。望江南李煜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  2020-04-13 …

苏轼诗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与这首诗哲学寓意相近  2020-05-02 …

望江梅李煜译文是闲梦远,南国正芳春.船上管弦江面绿,满城飞絮滚轻尘,忙杀看花人.闲梦远,南国正清秋  2020-07-29 …

下列诗句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蕴含哲理相近的是()A.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B  2020-11-08 …

下列诗句与“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蕴含哲理相近的是:A.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B.  2020-11-08 …

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释义有误的一项是A.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推开门)B.落木千山天远大  2020-11-15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汇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登上仰慕已久的泰山,同学们眼界大开,他们一会儿俯瞰脚下  2020-11-26 …

下列句子中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蕴涵的哲理相一致的是:A.旁观者清,当局者迷B.竹外桃  2020-12-03 …

晚春江晴寄友人韩琮晚日低霞绮,晴山远画眉。春青河畔草,不是望乡时。作者通过描写了晚春江上所见的落日、  2020-12-08 …

长相思·花似伊柳似伊叶叶声声是别离雨急人更急湘江西楚江西万水千山远路迷相逢终有期最好涵盖写作手法意境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