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六尘中的法指什么?六尘指的是色声香味触法前几个都好理解就法不太好明白在这里先谢谢了
题目详情
六尘中的法指什么?
六尘指的是 色 声 香 味 触 法
前几个都好理解 就法不太好明白
在这里先谢谢了
六尘指的是 色 声 香 味 触 法
前几个都好理解 就法不太好明白
在这里先谢谢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一、色尘
《俱舍论》卷一记载,色境有二种:
显色:指显现的颜色,有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暗等十二种.
形色:指物体的形状,有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瑜伽师地论》卷一,在显色、形色之外,增加表色,使得色尘的分类更加完备.即凡是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明显的表现于外,可以令人看见的,称为表色.
二、声尘
声尘,指耳根所能接收到的声波,是耳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卷一记载,声音大致可分为八种.依发声的物体有感觉与否,先大别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与无执受大种因之声.执受,是心、心所的异名.大种,指地、水、火、风四大种.凡是声音发自有情的四大种者,称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人的语言、拍手的声音等;凡是声音发自非有情的四大种者,称为无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佛陀以神通力变作化人的言语、录音带所发出的音声,或木、石、流水、落叶等所发的声音等.然后,再根据声音是有意义或无意义,而分为有情名之声、非有情名之声.更由不同物类发出的响声,给予人产生爱恶的情绪反应,又分为可意声、不可意声.
┌—可 意 声:好 语 声
┌—有 情 名—┤
│ └—不可意声:恶 语 声
有执受大种为因—┤
│ ┌—可 意 声:好拍手声
└—非有情名—┤
└—不可意声:恶拍手声
┌—可 意 声:化人好语
┌—有 情 名—┤
│ └—不可意声:化人恶语
无执受大种为因—┤
│ ┌—可 意 声:木石好声
└—非有情名—┤
└—不可意声:木石恶声
三、香尘
香尘又称香境,是鼻根所嗅的东西,鼻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卷一记载,香可分为四种:
好香:指嗅了使人感到舒适喜悦,有益身心,并且能够增长福业者.
恶香:指嗅了使人感到局促紧张,无益身心,并且不能增长福业者.
等香:等,是均等的意思.不太强,不太弱,恰到好处者,称为等香.
不等香:指太强、太弱,出于均等以外者.
四、味尘
味尘,指舌根所尝的味道,是舌识分别的境界.《俱舍论》说味有六种:甘、醋(酸)、咸、辛、苦、淡.《品类足论‧辩五事品》则将味分为可意、不可意、顺舍三种.
五、触尘
触尘,指身根感觉的境界,是身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说触有十一种:坚、湿、暖、动、滑、涩、重、轻、冷、饥、渴.前四项属能造触,是依四大种(地、水、火、风)所产生的触,是一切触的所依;后七项属所造触,是因所依的四大种增盛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六、法尘
法尘指第六识(意识)所缘的对境,又名法处、法界.广义而言,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诸法,也就是意根、意识对六尘全体的作用.
由于六尘的关系,使我们在心里涌现好、坏、美、丑、高、下、贵、贱等分别妄想,所以六尘又名“六妄”;能衍生种种执着烦恼,令善心衰减,所以也称为“六衰”;能劫持一切功德法财,因此叫做“六贼”.
烦恼如何产生?“色不迷人人自迷”,色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假色,它的自身并没有善恶的分别,是我们的眼根攀缘外境所造成的结果.因此“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不一定美如西施,只不过是眼识妄起造作分别而已.其它如声、香、味、触、法等尘所以会令我们起惑造业,莫不由于其它五根、五识向外驰求执取,而产生种种贪染爱着的结果.
佛教特别举出六尘的过患,目的在于提醒修行者,要时时注意密护六根门头,不要被虚幻的外境所眩惑左右.
《俱舍论》卷一记载,色境有二种:
显色:指显现的颜色,有青、黄、赤、白、云、烟、尘、雾、影、光、明、暗等十二种.
形色:指物体的形状,有长、短、方、圆、高、下、正、不正等八种.
《瑜伽师地论》卷一,在显色、形色之外,增加表色,使得色尘的分类更加完备.即凡是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种种动作形态,明显的表现于外,可以令人看见的,称为表色.
二、声尘
声尘,指耳根所能接收到的声波,是耳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卷一记载,声音大致可分为八种.依发声的物体有感觉与否,先大别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与无执受大种因之声.执受,是心、心所的异名.大种,指地、水、火、风四大种.凡是声音发自有情的四大种者,称为有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人的语言、拍手的声音等;凡是声音发自非有情的四大种者,称为无执受大种因之声,如佛陀以神通力变作化人的言语、录音带所发出的音声,或木、石、流水、落叶等所发的声音等.然后,再根据声音是有意义或无意义,而分为有情名之声、非有情名之声.更由不同物类发出的响声,给予人产生爱恶的情绪反应,又分为可意声、不可意声.
┌—可 意 声:好 语 声
┌—有 情 名—┤
│ └—不可意声:恶 语 声
有执受大种为因—┤
│ ┌—可 意 声:好拍手声
└—非有情名—┤
└—不可意声:恶拍手声
┌—可 意 声:化人好语
┌—有 情 名—┤
│ └—不可意声:化人恶语
无执受大种为因—┤
│ ┌—可 意 声:木石好声
└—非有情名—┤
└—不可意声:木石恶声
三、香尘
香尘又称香境,是鼻根所嗅的东西,鼻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卷一记载,香可分为四种:
好香:指嗅了使人感到舒适喜悦,有益身心,并且能够增长福业者.
恶香:指嗅了使人感到局促紧张,无益身心,并且不能增长福业者.
等香:等,是均等的意思.不太强,不太弱,恰到好处者,称为等香.
不等香:指太强、太弱,出于均等以外者.
四、味尘
味尘,指舌根所尝的味道,是舌识分别的境界.《俱舍论》说味有六种:甘、醋(酸)、咸、辛、苦、淡.《品类足论‧辩五事品》则将味分为可意、不可意、顺舍三种.
五、触尘
触尘,指身根感觉的境界,是身识所分别的对象.《俱舍论》说触有十一种:坚、湿、暖、动、滑、涩、重、轻、冷、饥、渴.前四项属能造触,是依四大种(地、水、火、风)所产生的触,是一切触的所依;后七项属所造触,是因所依的四大种增盛程度不同而有所差异.
六、法尘
法尘指第六识(意识)所缘的对境,又名法处、法界.广义而言,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一切诸法,也就是意根、意识对六尘全体的作用.
由于六尘的关系,使我们在心里涌现好、坏、美、丑、高、下、贵、贱等分别妄想,所以六尘又名“六妄”;能衍生种种执着烦恼,令善心衰减,所以也称为“六衰”;能劫持一切功德法财,因此叫做“六贼”.
烦恼如何产生?“色不迷人人自迷”,色是因缘和合而有的假色,它的自身并没有善恶的分别,是我们的眼根攀缘外境所造成的结果.因此“情人眼里出西施”,情人不一定美如西施,只不过是眼识妄起造作分别而已.其它如声、香、味、触、法等尘所以会令我们起惑造业,莫不由于其它五根、五识向外驰求执取,而产生种种贪染爱着的结果.
佛教特别举出六尘的过患,目的在于提醒修行者,要时时注意密护六根门头,不要被虚幻的外境所眩惑左右.
看了六尘中的法指什么?六尘指的是色...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不定式做什么成分Iwanttomakeitcleartothepublic中,tothepubli 2020-04-11 …
怎么想的,不能只回答"相等,成立"可以不写证明过程,但一定要说明详细,注重讲解说明理由.,谢谢.请 2020-05-16 …
墨绖出山作何解?请示意,并指明出处,谢谢 2020-06-28 …
淡薄以明智,宁静以致远?谁能帮我解释一下标题的含义呢?很喜欢这样的文字,但是不知道我的理解是不是够 2020-07-03 …
麻烦老师解答: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 2020-11-13 …
小谢本指什么,在本诗中指什么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小谢本来指什么,在本诗中指什么建安骨本来指什么 2020-12-06 …
求一段范仲庵老先生的诗句解释谢谢大家了先生惠奉春景景明吾句春和总共十二次范仲庵老先生的诗句求解释在一 2020-12-07 …
单亲家庭的英语是parentfamily那么单亲的英语应该怎么解释?要求尽量合理简洁明了的解释!越简 2020-12-14 …
“焦灼”和“胶着”的差别RT最好举例说明,谢谢!我指的是意义上的不同,发音好像一样吧,谢谢! 2020-12-18 …
分条在加工厚0.6MM,内径610MM热浸镀锌钢卷时尾端出现50米的板形不良,请问有哪位知道原因,谢 2020-1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