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登岳阳楼(其一)(宋)陈与义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①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②,徙倚③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
登岳阳楼(其一)
(宋)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 帘旌①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②,徙倚③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④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 老木沧波无限悲。
【注】①帘旌(jīng):酒店或茶馆的招子。②吴蜀横分地:三国时吴国和蜀国争夺荆州,吴将鲁肃曾率兵万人驻扎在岳阳。横分,这里指瓜分。③徙(xǐ)倚(yǐ):徘徊。④三年多难:公元1126年(宋钦宗靖康元年)春天北宋灭亡,到写此诗时已有三年。凭危:指登楼。
14.有人认为 “‘帘旌不动夕阳迟’这一句是全诗写景浓墨重彩的一笔,看似平常,实则细腻”,请试作赏析。
15.有人说,虽同为悲秋伤怀,但陈诗不若杜甫深广。请结合《登高》分析这样说的理由。
14.作者运用了远近结合、动静相生的手法。(2分)“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诗句描绘了静谧而惨淡的夕阳入山图,为下文抒情铺垫了凄凉的基调。(3分)
15.杜诗(《登高》)主题(感情)更深广。(1分)陈诗侧重表现亡国之臣心中的愤懑。虽然此诗也抒发华年不再,生命短暂的暮年感伤,但着重表现的是逃难之危境,吊古之悲情,以“老木沧波”喻“己悲”之愁绪。(3分)而杜诗则把个人颠沛流离、老病多愁的感伤建立在忧国忧民、担忧社会时局的高尚的个人情操基础之上,即使在身老病重、孤舟漂泊之际老杜仍心系国家、担忧时局、怜悯苍生,故感情更显深广。(2分)(只要答到类似“陈诗侧重表现个人之悲:亡国之痛、万里漂泊、年华空老;而杜诗则将个人之悲融入家国之悲,且更凸现家国之悲”即可)
【解析】
14.
试题分析:从写景特征的角度分析诗句中的远近结合和动静结合的手法的运用,从情节结合的角度分析清情景关系,什么意象,创设什么意境,表达什么情感。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赏析诗句的角度主要有运用个意象、创设的意境、运用手法和炼字方面的特征,如是景物描写的诗句注意分析描写景物运用的运用的手法,情景之间的关系的处理。作者运用了远近结合、动静相生的手法。(手法)“帘旌”为近景,“夕阳”为远景,近景远景合而为一,可以想见诗人的视线由近及远地扫描,逐渐放开,融入那苍茫的暮色中。不动的帘旌,表明湖面风平浪静;迟落的夕阳,提示着傍晚的安详。(解释)诗句描绘了静谧而惨淡的夕阳入山图,(意境)为下文抒情铺垫了凄凉的基调。(情感)
15.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首歌情感并和学过的诗歌进行比较阅读的题目,注意《登高》的情感的“深广”除个人情感还有忧国忧民,二此诗注意是个人的情感。
【考点定位】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名师点睛】注意题干的提示,一个是“浅窄”,一个是“深广”,“深广”主要是个人情感之外还有忧国忧民之情,“浅窄”主要是个人情感,探究个人情感要抓住诗中表情达意的关键的词语“万里”“三年”“多难”“白头”作答。
怎样出标题,(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女儿问:“为什么有的西瓜甜,有的西瓜不甜呢?”父亲说:“甜的 2020-06-07 …
上半年梅雨天气出太阳鱼一不好钓是什么原因 2020-06-07 …
不知不觉中,夕阳西下,晚霞映红了西天.看见满天的云,表妹说,这朵像,那朵像,还有一朵像.不知不觉中 2020-06-28 …
怎么样看太阳辨别东南西北太阳东升西落,不同的时间,太阳的位置不同,但是,到了正午的时候,太阳几乎是 2020-06-29 …
来到大草原,看到蓝色炊烟升起,看到金色夕阳西下,不禁想到王维诗句 2020-06-30 …
关于冷静的作文素材我们要写作文,一天,一个工人在仓库里搬东西,一不小心把手表弄丢了,到处找不到,后 2020-07-15 …
帮忙修改一段话.夕阳西下,不经意间黄昏即将已经到来.慢步在小路上,欣赏着田园风光.突然,一株狗尾巴 2020-08-03 …
建筑师盖房子为什么都是东西走向,不是南北走向呢?我觉得东西走向并不能全面的吸收到阳光!只有向阳的的一 2020-11-25 …
材料作文.一天,一个工人在仓库里搬东西,一不小心把手表弄丢了,到处找不到,后来同伴也参加了寻找的行列 2020-11-29 …
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我写了一半;,但感觉接不下去谁可以帮我改改呀蒙古族和汉族人的感情 2021-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