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山①记朱熹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②险绝。于林薄③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④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
百丈山①记
朱熹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下临峭岸,深昧②险绝。于林薄③间东南望,见瀑布自前岩穴瀵④涌而出,投空下数十尺。其沫乃如散珠喷雾,日光烛之,璀璨夺目,不可正视。台当⑤山西南缺,前揖⑥芦山,一峰独秀出,而数百里间峰峦高下亦皆历历在眼。日薄西山,余光横照,紫翠重迭,不可殚⑦数。旦起下视,白云满川,如海波起伏。而远近诸山出其中者,皆若飞浮来。或涌或没,顷刻万变。台东径断,乡人凿石容磴⑧以度,而作神祠于其东,水旱祷焉。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百丈山记》节选)
【注释】①百丈山在建宁府建阳县(今福建省建阳县)东北,东与崇安、浦城二县接界。 ②昧:昏暗。 ③林薄:草木丛生。 ④瀵(fèn)涌:喷涌。 ⑤当:正对着。 ⑥揖:如人作揖,这里是“对”的意思。
⑦殚(dān):尽。 ⑧磴,读dèng,山路上的石台阶。
1.文中划线句下列选项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
A.乡人凿石容磴/以度 B.乡人凿石/容磴以度
C.乡人/凿石容磴以度 D.乡人凿石容/磴以度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意思。
(1)烛( ) (2)旦( )
3.翻译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
畏险者或不敢度,然山之可观者,至是则亦穷矣。
4.作者的立足点在哪里?作者从哪些角度描写了百丈山的奇丽景观?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解释还有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路漫漫其修 2020-03-30 …
题材是:丹麦人去钓鱼时常带一把尺子,把钓上来而不够尺寸的鱼又放回去;孟子说:数罟不入污池,鱼选取一 2020-04-06 …
”脉虽浮数而无力,尺以下迟而弱“,同一脉而脉率不一致,数、迟同见,该怎么解释这个现象?许叔微医案: 2020-05-22 …
把格言写完整敏而好学,.尺有所短,.已所不欲,.一言既出,.冰冻三尺,.近朱者赤,. 2020-06-08 …
用“/”线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处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快快快.还有故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 2020-06-17 …
涕①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②儿涕而去(《促织》)()③目泪下落,鼻涕长一 2020-06-29 …
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长度,就分度值而言,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尺不正确.从用法正确的尺 2020-07-16 …
一尺深用英语怎么说中国的单位用英语都是怎么说的?直接用拼音吗?如果可以的话~麻烦翻译下“冰冻三尺,非 2020-11-05 …
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尺精密些,其测量结果为;就使用方法而言,尺 2020-11-08 …
(1)如图1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不正确. 2020-12-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