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2014•十堰)如图甲是“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过程示意图.(1)实验步骤C和D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的关系,步骤B和可以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步骤A和可以测
题目详情
(2014•十堰)如图甲是“探究浮力大小”的实验过程示意图.

(1)实验步骤C和D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______的关系,步骤B和______可以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步骤A和______可以测出物块排开的水所受重力G排;比较F浮与G排,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的关系.
(2)图乙是物块缓慢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得关于浮力大小的初步结论

①物块浸没前,______,物块所受的浮力越大;
②物块浸没后,所受的浮力大小与______无关.
(3)此物块的密度是______g/cm3.

(1)实验步骤C和D可以探究浮力大小与______的关系,步骤B和______可以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步骤A和______可以测出物块排开的水所受重力G排;比较F浮与G排,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的关系.
(2)图乙是物块缓慢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F随浸入深度h变化的关系图象.分析图象,可得关于浮力大小的初步结论

①物块浸没前,______,物块所受的浮力越大;
②物块浸没后,所受的浮力大小与______无关.
(3)此物块的密度是______g/cm3.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在CD中,相同的因素是液体密度,不同因素是排开液体体积.
在C中为:3N-2.4N=0.6N,在D中的浮力为:3N-1.8N=1.2N,所以物体所受浮力在同种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步骤B和D可以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3N-1.8N=1.2N,步骤A和E可以测出物块排开的水所受重力G排=2.2N-1N=1.2N,比较F浮与G排,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的关系.
(2)①物体未浸入水中时h=0,从图乙可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G=3N.在未完全浸入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则浮力逐渐增大由图知物体浸入水中位置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所以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3N-1.8N=1.2N;物块浸没前,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物块所受的浮力越大;
②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一段随h的增大而不变(浸没后),故可得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它所处深度无关.
(3)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得:
V排=
=V物;
ρ物=
=
=
=
=2.5×103kg/m3=2.5g/cm3;
故答案为:
(1)排开的液体体积;D;E;
(2)①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②浸没的深度;
(3)2.5;
在C中为:3N-2.4N=0.6N,在D中的浮力为:3N-1.8N=1.2N,所以物体所受浮力在同种液体中,排开液体体积越大,浮力越大.
步骤B和D可以测出物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F浮=3N-1.8N=1.2N,步骤A和E可以测出物块排开的水所受重力G排=2.2N-1N=1.2N,比较F浮与G排,可以得到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水所受重力的关系.
(2)①物体未浸入水中时h=0,从图乙可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的重力G=3N.在未完全浸入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逐渐减小,则浮力逐渐增大由图知物体浸入水中位置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8N,所以物体所受的浮力F浮=3N-1.8N=1.2N;物块浸没前,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物块所受的浮力越大;
②由图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有一段随h的增大而不变(浸没后),故可得出: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大小与它所处深度无关.
(3)由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V排g得:
V排=
F浮 |
ρ液g |
ρ物=
m |
V物 |
| ||
V物 |
Gρ液 |
F浮 |
3N×1.0×103kg/m3 |
1.2N |
故答案为:
(1)排开的液体体积;D;E;
(2)①物体排开的液体体积越大;②浸没的深度;
(3)2.5;
看了 (2014•十堰)如图甲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n表示任意一个自然数,则任意一个偶数可表示为An十2Bn十1C2nD2n十1任意一个奇数可表示为A 2020-06-03 …
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七分之二加四分之三乘以七分之五2.九分之八除以二十七分之四乘以十 2020-06-10 …
孔融举年十岁短文的答案,用现代的语言解释下面句子的意思,1,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2,人以其孔融举年 2020-06-16 …
英语翻译1.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2.玉斗一双,欲与亚夫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4.与嬴 2020-06-17 …
高一语文(要有解释)以下四句,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 2020-06-20 …
"以"在以下句子中是什么意思?1愿以十五城请易壁(廉颇蔺相如列传)2久之,能以足音辨人(项脊轩志) 2020-06-28 …
那些论语是什么意思?1.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 2020-07-23 …
计算2lg5+2/3lg8+lg5·lg20+(lg∧2)2的值.解方程以4为底3-X的对数+以0 2020-08-02 …
一道难题(1)计算凸十边形所有对角线的条数,以及以凸十边形顶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的个数.(2)在凸十边 2020-08-02 …
x5十3x3十1=ao十a1(x一1)十a2(x一1)2十,+a5(x一1)5对意实数x都成,求a3 2020-1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