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 热带民族的怯懦常常使这些民族成为奴隶,而寒冷气候的民族的勇敢使他们能够维护自己的自由。这是自然的原因所产生的后果。 居住在山地的人坚决要求平民政治,平原上的人则要求由一些上层人物领导的政体,近海的人则希望一种由二者混合的政体。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材料二 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胜利,在第一步都确定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在第二步和第三步都有了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第一个结果又取消了。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
回答: (1)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加以评价。 (2)材料二中为何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3)结合历史说明材料一和二的不同特点、成因。 |
(1)材料一中孟德斯鸠认识到地理位置和气候状况对人类环境、民族差别和社会制度会产生影响,具有积极意义。但是他的观点过多强调社会自然条件这一外因,忽略了内因对事物发展的决定作用,是不科学的。材料二的观点从实际出发,辩证地看待了自然环境与社会发展的相互关系,在肯定人类改造自然的同时,着重强调了人要尊重自然规律,保持人和自然的协调。 (2)恩格斯认为,矿产资源都具有不可再生性,构成自然环境的各种自然要素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盲目地征服自然、破坏生态系统,必将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 (3)材料一中,孟德斯鸠的观点要求建立一种平民政治和上层人物领导政体二者混合的制度,号召自由。这是因为当时法国处于18世纪前叶,等级制度压抑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新的生产方式要求废除封建特权,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对外扩张扫清道路。 材料二中,思格斯所处的时代正是科学共产主义诞生的年代,即19世纪中叶,当时工业革命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自然环境。同时,受德意志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启发,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恩格斯的观点揭示了破坏环境资源的事实,又体现了按规律办事的原则。 |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90年,是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90年;是带领人民不屈不挠斗争,不畏艰难困苦,千锤 2020-04-07 …
一部中国近代史既是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奴役中国人民的侵略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内外压迫的抗争 2020-05-13 …
关于管仲的“准平”准平原话“民有余则轻之,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故人君散之以重,凡轻重敛散 2020-06-14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不 2020-06-14 …
反观我国,民族团结,社会安定,主要是因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一直贯彻执行正确民族政策是()A.各民族 2020-07-25 …
文言文阅读(17分)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员;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 2020-11-27 …
该案例目前的处理结果表明()A.法律通过民事手段保护公民的私有财产权不受非法侵犯B.法律通过刑事手段 2020-11-28 …
言论自由要受到法律的限制包括①公民不得利用言论自由来侮辱,诽谤他人②公民不得利用言论破坏民族团结③公 2020-12-23 …
某一中国古代思想家说:“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又说:“ 2020-12-30 …
下边漫画说明的道理是()A、公民不能只享有权利而不承担义务B、公民不能只承担义务而不享有权利C、公民 2021-0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