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女冠子•元夕蒋捷①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
女冠子•元夕
蒋 捷①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②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③.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④。
【注】①蒋捷:宋末元初人,南宋亡,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②蛾儿:闹蛾儿,用彩纸剪成的饰物。③灺:灯烛的残灰。④夕阳西下:指南宋康与之(一说为范周)《宝鼎现》咏元夕词,其首三句为“夕阳西下,暮霭红隘,香风罗绮”。
(1)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女冠子•元夕
蒋 捷① 蕙花香也。雪晴池馆如画。春风飞到,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而今灯漫挂。不是暗尘明月,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②争耍。
江城人悄初更打。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剔残红灺③.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笑绿鬟邻女,倚窗犹唱,夕阳西下④。
【注】①蒋捷:宋末元初人,南宋亡,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②蛾儿:闹蛾儿,用彩纸剪成的饰物。③灺:灯烛的残灰。④夕阳西下:指南宋康与之(一说为范周)《宝鼎现》咏元夕词,其首三句为“夕阳西下,暮霭红隘,香风罗绮”。
(1)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2)下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诗歌表现手法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特别是要结合诗歌中的重要语句进行分析,重点探讨诗歌的表现手法有哪些,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那时元夜.况年来、心懒意怯,羞与蛾儿争耍”写出当年元宵节的快乐,与现在的冷清进行对比,表达国破家亡的伤感与颓唐;诗歌中“宝钗楼上,一片笙箫,琉璃光射”一句写出了美好景象,而此时则是国破家亡,正好表达出内心的无限伤感与惆怅.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用倒装句法,提出有谁能再向天公借来繁华呢?“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词人剔除烛台上烧残的灰烬入睡了.梦中那辚辚滚动的钿车、佩戴香罗手帕的如云士女,隐隐出现.“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以最精美的吴地的银粉纸,把“旧家风景”写成文字,以寄托自己的拳拳故国之思.“银粉砑”,碾压上银粉的纸.“旧家风景”,借指宋朝盛事.听到邻家的少女还在倚窗唱着南宋的元夕词.现在居然有人能唱这首词,而这歌词描绘的繁华景象和“琉璃光射”正相一致,心头不禁为之一动,略微感到一丝欣慰,故而以一“笑”字领起.但这“笑”中实在含有无限酸楚,因为“繁华”毕竟是一去不返了.
答案:
(1)①对比手法:将昔日元宵夜的热闹、繁华与今夕的冷落进行对比;将梦中元夕夜的繁华和今夕的冷清进行对比,表达了昔盛今衰、家国破亡的伤感.②虚实结合:虚写指联想到的昔日元宵夜的热闹、繁华和梦中的元夕夜的热闹;实写指今夕的冷清,心灰意懒,邻家女孩的唱歌,虚实结合,表达了亡国之悲.③借景抒情:词中借往年元夕夜绚烂的灯、熙熙攘攘的香车美女、流光溢彩的夜景,写出了昔日的繁华;借今夕疏落的灯盏、蜡烛的余烬、孤独的词人,传达出今日的冷清,从而表达了亡国之悲,破国之痛.④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直接描写今夕的冷落、邻家女孩的唱歌和间接描写昔日元夕夜的繁华,表现了昔盛今衰,抒发了亡国之痛.
(2)①请问谁能向天公借回往日繁荣,表达出对往昔繁华不再的伤感、对复国无望的无奈与悲愤;②梦中又见往日元宵繁华,想用笔记下故国元夕景象,表现出对故国的深深眷念之情;③听到邻家的少女还在倚窗唱着南宋的元夕词,禁不住苦笑,表达出词人内心的一丝欣慰和无限酸楚之情.(每点2分,共6分.)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基本能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不要只答出情感而放弃诗句.“问繁华谁解,再向天公借”,用倒装句法,提出有谁能再向天公借来繁华呢?“剔残红灺.但梦里隐隐,钿车罗帕”,怀着无可奈何的心情,词人剔除烛台上烧残的灰烬入睡了.梦中那辚辚滚动的钿车、佩戴香罗手帕的如云士女,隐隐出现.“吴笺银粉砑.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以最精美的吴地的银粉纸,把“旧家风景”写成文字,以寄托自己的拳拳故国之思.“银粉砑”,碾压上银粉的纸.“旧家风景”,借指宋朝盛事.听到邻家的少女还在倚窗唱着南宋的元夕词.现在居然有人能唱这首词,而这歌词描绘的繁华景象和“琉璃光射”正相一致,心头不禁为之一动,略微感到一丝欣慰,故而以一“笑”字领起.但这“笑”中实在含有无限酸楚,因为“繁华”毕竟是一去不返了.
答案:
(1)①对比手法:将昔日元宵夜的热闹、繁华与今夕的冷落进行对比;将梦中元夕夜的繁华和今夕的冷清进行对比,表达了昔盛今衰、家国破亡的伤感.②虚实结合:虚写指联想到的昔日元宵夜的热闹、繁华和梦中的元夕夜的热闹;实写指今夕的冷清,心灰意懒,邻家女孩的唱歌,虚实结合,表达了亡国之悲.③借景抒情:词中借往年元夕夜绚烂的灯、熙熙攘攘的香车美女、流光溢彩的夜景,写出了昔日的繁华;借今夕疏落的灯盏、蜡烛的余烬、孤独的词人,传达出今日的冷清,从而表达了亡国之悲,破国之痛.④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通过直接描写今夕的冷落、邻家女孩的唱歌和间接描写昔日元夕夜的繁华,表现了昔盛今衰,抒发了亡国之痛.
(2)①请问谁能向天公借回往日繁荣,表达出对往昔繁华不再的伤感、对复国无望的无奈与悲愤;②梦中又见往日元宵繁华,想用笔记下故国元夕景象,表现出对故国的深深眷念之情;③听到邻家的少女还在倚窗唱着南宋的元夕词,禁不住苦笑,表达出词人内心的一丝欣慰和无限酸楚之情.(每点2分,共6分.)
看了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女...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印度诗人泰戈尔在《飞鸟集》中写道:“夜晚的黑暗是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 2020-06-09 …
暗香阅读答案1.上文写到“我”眼睛“湿润了”,这两次“湿润”的原因分别是什么?2.第二段写桂花开放 2020-06-15 …
英语翻译今天是崭新的一天,你的明天充满阳光,如你心中所想.你没有理由,把昨天的黑暗,带到今天.今天 2020-06-26 …
为什么太阳有时会淡暗无光今天看太阳淡暗无光,为什么? 2020-07-08 …
暗记阅读答案16.小说的最后说胡笛并没有换走石丁的原作,在此之前,小说在哪些地方作了伏笔暗示?(4 2020-07-08 …
英语翻译1、昨日已逝,将它忘却.明日未到,将它释怀.今日正在,将它利用.2、你的明天充满阳光,正如 2020-07-22 …
今天是你的生日,你最好的朋友却没有送礼物给你,你会[]A、暗示她今天是你的生日B、真不够朋友,下次再 2020-11-21 …
一篇写给暗恋的人的一封信他是我的同桌,我暗恋他,今年是我们同班的最后一年,我想等放假之后向他表白,他 2020-11-29 …
阅读[北新水令],回答下面问题。对这首曲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句着重叙事,交代人物、地点, 2020-12-02 …
暗香阅读习题暗香突然,觉得办公室内流动着一股熟悉的香味,很熟悉,却一时想不起来是什么香味.开始,还以 2021-0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