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因素一定会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A.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B.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几

题目详情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下列哪项因素一定会导致调查结果小于实际值(  )

A. 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

B. 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几率降低

C. 标志物脱落

D. 两次捕获期间,有部分个体迁出调查区域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A、若误将部分未标记个体统计为标记个体,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比实际值偏小,A正确;B、若两次捕获间隔时间过短,动物个体被再次捕获几率降低,则计算出的种群密度可能比实际值偏大,B错误;C、若个别标志物脱落,则...
看了 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动物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叙述中错误的是()A.控制“J”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的λ参数,可实现人口和野生动植  2020-05-17 …

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叙述中错误的是()A.控制“J”型增长数学方程式中的λ参数,可实现人口和野生动植  2020-05-17 …

1最大捕获量≠最大日捕获量.如在k/2时捕捞可持续最大捕捞量.但不能获得最大日捕获量.最大日捕获量  2020-05-17 …

在研究能量流动时,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田鼠种群密度.如果被标记的田鼠有部分被鼬捕食,则会导致种群密度  2020-06-06 …

高一生物环境容纳量为什么捕鱼的时候要在k/2(k为环境容纳量)时捕捞?为什么说此时增长速率最大对捕  2020-06-10 …

标志重捕法分析偏大偏小在鼠为k/2时捕25只并标记,k时捕40只,其中被标志的10只,试分析鼠在此  2020-06-25 …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研究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A.单子叶植物、蚜虫、跳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都不适合  2020-07-03 …

小学语文书上有一篇文章,讲的是一群鹿在被围捕的时候一些老的鹿先跳,然后年轻的鹿踩在它们身上进行二次小  2020-12-03 …

图中A表示的一种鹰在一个群落中的情况,那么B可能代表()A.该种鹰的天敌的种群B.与鹰有互利共生关系  2020-12-09 …

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研究方法的分析,正确的是()A.单子叶植物、蚜虫、跳蝻等生物的种群密度都不适合采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