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一在面对“康乾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
题目详情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一在面对“康乾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在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问题上,他主张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在治军方略上,他主张用儒家学说治军,即用封建伦理纲常去教育官兵,以仁礼忠信作为治军之本去陶冶官兵。在中西邦交上,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并反对借师助剿;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他说过购买外洋器物……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摘编自萧一山《曾国藩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曾国藩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曾国藩思想的特点。
材料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一在面对“康乾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在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问题上,他主张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在治军方略上,他主张用儒家学说治军,即用封建伦理纲常去教育官兵,以仁礼忠信作为治军之本去陶冶官兵。在中西邦交上,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并反对借师助剿;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如他说过购买外洋器物……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摘编自萧一山《曾国藩传》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曾国藩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曾国藩思想的特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小问的观点,依据材料“面对‘康乾盛世’后清王朝的腐败衰落,曾国藩提出,‘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危急之时需用德器兼备之人,要倡廉正之风,行礼治之仁政,反对暴政、扰民;对于那些贪赃枉法、渔民肥己的官吏.一定要予以严惩”可以得出政治上主张选用德才兼备之人,澄清吏治,维护清王朝统治;依据材料“在关系国运民生的财政经济问题上,他主张将农业提到国家经济中基础性的战略地位,‘民生以穑事为先,国计以丰年为瑞’”可以得出经济上主张关注民生,重视农业;依据材料“在治军方略上,他主张用儒家学说治军,即用封建伦理纲常去教育官兵,以仁礼忠信作为治军之本去陶冶官兵”可以得出军事上主张用儒家学说治军,开启洋务运动,开办军事工业;依据材料“在中西邦交上,一方面他十分痛恨西方人侵略中国,并反对借师助剿;另一方面又不盲目排外,主张向西方学习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可以得出外交上反对西方侵略,又不盲目排外.
(2)本小问的特点,依据第一问的回答,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具有明显的社会转型特征;一方面向西方学习;另一方面又保留着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
故答案为:
(1)主要观点:政治上:主张选用德才兼备之人,澄清吏治,维护清王朝统治;
经济上:关注民生,重视农业;军事上:主张用儒家学说治军,开启洋务运动,开办军事工业;外交上:反对西方侵略,又不盲目排外.
(2)特点:具有明显的社会转型特征;一方面向西方学习;另一方面又保留着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
(2)本小问的特点,依据第一问的回答,结合所学可以得出具有明显的社会转型特征;一方面向西方学习;另一方面又保留着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
故答案为:
(1)主要观点:政治上:主张选用德才兼备之人,澄清吏治,维护清王朝统治;
经济上:关注民生,重视农业;军事上:主张用儒家学说治军,开启洋务运动,开办军事工业;外交上:反对西方侵略,又不盲目排外.
(2)特点:具有明显的社会转型特征;一方面向西方学习;另一方面又保留着浓重的封建纲常色彩.
看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曾国藩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同北洋军阀政府相比,具备的特点①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②打着三民主义的旗 2020-04-06 …
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同北洋军阀政府相比,具备的特点①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②打着三民主义的旗 2020-04-06 …
在我国,人民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的根本原因在于()A.建立了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B.坚持了中国共 2020-05-13 …
“这次革命不是一次反对哪一种国家政权形式--正统的、立宪的、共和的或帝制的国家政权形式的革命。它是 2020-05-16 …
2008年以来,中国领导人频频出访,大国政府首脑接踵来华,中国外交以更加主动积极和自信的姿态呈现在 2020-05-17 …
如图中“历史在这里拐弯”是指从此()A.第一次国共合作彻底破裂B.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了全国C.抗日民 2020-06-08 …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在中国统治覆灭的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C 2020-06-24 …
南京国民政府实际上是镇压人民的国民政府,这个结论的主要依据是[]A.实行国民党一党专政B.实行屠杀 2020-06-30 …
陈独秀在《吾人最后之觉悟》中指出,中国欲图生存,必须抛弃“官僚的专制的民主政治”,易以“自由的自治 2020-07-06 …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是对包括公众及公众舆论在内的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延续。阅读材料,回答下列 2020-0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