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萧相国者,沛丰人也。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
题目详情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萧相国者,沛丰人也。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常辨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徵何,何固请,得毋行。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1)下列对文中画下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B.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C.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D.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
B.丞相是官职名,是辅佐皇上处理国家大事的最高官职,由“三公”担任。
C.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
D.社稷原指土神和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高祖以吏员的身份去咸阳服徭役,县吏们都奉送钱币,萧何出手更是大方。
B.沛公进入咸阳,萧何和将领们一齐去库房分财物,萧何分得法律诏令和图书。
C.萧何在关中管理户口、转运军粮、征发士卒,为汉王作战作出很大贡献。
D.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群臣质疑,经过高祖一番解释,群臣不再说什么了。
(4)翻译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
①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②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萧相国者,沛丰人也。高祖为布衣时,何数以吏事护高祖。高祖为亭长,常左右之。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奉钱三,何独以五。秦御史监郡者与从事,常辨之。何乃给泗水卒史事,第一。秦御史欲入言徵何,何固请,得毋行。
及高祖起为沛公,何常为丞督事。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沛公为汉王,以何为丞相。项王与诸侯屠烧咸阳而去。汉王所以具知天下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汉王引兵东定三秦,何以丞相留收巴蜀,填抚谕告,使给军食。汉二年,汉王与诸侯击楚,何守关中,侍太子,治栎阳。为法令约束,立宗庙社稷宫室县邑,辄奏上,可,许以从事;即不及奏上,辄以便宜施行,上来以闻。关中事计户口转漕给军,汉王数失军遁去,何常兴关中卒,辄补缺。
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群臣争功,岁余功不决。高祖以萧何功最盛,封为酂侯,所食邑多。功臣皆曰:“臣等身被坚执锐,多者百余战,少者数十合,攻城略地,大小各有差。今萧何未尝有汗马之劳,徒持文墨议论,不战,顾反居臣等上,何也?”高帝曰:“诸君知猎乎?”曰:“知之。”“知猎狗乎?”曰:“知之。”高帝曰:“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且诸君独以身随我,多者两三人。今萧何举宗数十人皆随我,功不可忘也。”群臣皆莫敢言。
(节选自《史记•萧相国世家》)(1)下列对文中画下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___
A.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B.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C.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D.今诸君徒能得走/兽耳功狗也/至如萧何/发踪指示功/人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布衣,麻布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平民不能衣锦绣,多穿布衣。
B.丞相是官职名,是辅佐皇上处理国家大事的最高官职,由“三公”担任。
C.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曾将此地封给秦军三位降将。
D.社稷原指土神和谷神,古时君主都祭祀社稷,后来就用社稷代表国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高祖以吏员的身份去咸阳服徭役,县吏们都奉送钱币,萧何出手更是大方。
B.沛公进入咸阳,萧何和将领们一齐去库房分财物,萧何分得法律诏令和图书。
C.萧何在关中管理户口、转运军粮、征发士卒,为汉王作战作出很大贡献。
D.高祖认为萧何的功劳最大,群臣质疑,经过高祖一番解释,群臣不再说什么了。
(4)翻译下面语段中画线的句子。
①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鸿门宴》)②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段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常见的断句方法有:语法分析、对话标志、常见虚词、结构对称、固定句式等.题型为选择题,可以运用排除法.“耳”句末语气词,在其后断句,排除B、C、D;“也”为句末语气词,一般在其后断句;“至如”表示另提一事,一般放在句子开头,在它的前面要断句;句子翻译为“而今大家仅能捉到野兽而已,功劳不过像猎狗.至于像萧何,发现野兽踪迹,指明猎取目标,功劳如同猎人”.故选:A.
(2)本题考查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是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B项中“丞相”是三公之一.故选:B.
(3)本题从误解文意的角度考查筛选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宜从文中找出对应原文进行分析比较.B项对应的原文为“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翻译为“沛公进了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府库,分取金帛财物,唯独萧何首先进入宫室收取秦朝丞相及御史掌管的法律条文、地理图册、户籍档案等文献资料,并将它们珍藏起来”.从中可以看出萧何是首先进入的,是他自己挑选的,而不是分得的.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以:介词,用;因:乘机;不者:不这样,否则;为所:表被动,被.
②冠者:戴帽子的人,指成年人;童者:青少年;浴乎沂,风乎舞雩:“乎”相当于“于”,在,介词结构后置句;而,表示修饰.
答案
(1)A
(2)B
(3)B
(4)①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②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在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2)本题考查相关的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是对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B项中“丞相”是三公之一.故选:B.
(3)本题从误解文意的角度考查筛选文章信息、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宜从文中找出对应原文进行分析比较.B项对应的原文为“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翻译为“沛公进了咸阳,将领们都争先奔向府库,分取金帛财物,唯独萧何首先进入宫室收取秦朝丞相及御史掌管的法律条文、地理图册、户籍档案等文献资料,并将它们珍藏起来”.从中可以看出萧何是首先进入的,是他自己挑选的,而不是分得的.
(4)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以:介词,用;因:乘机;不者:不这样,否则;为所:表被动,被.
②冠者:戴帽子的人,指成年人;童者:青少年;浴乎沂,风乎舞雩:“乎”相当于“于”,在,介词结构后置句;而,表示修饰.
答案
(1)A
(2)B
(3)B
(4)①请求舞剑,趁机把沛公杀死在座位上.否则,你们都将被他俘虏.
②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到在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儿回来.
看了 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高祖为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2020-06-13 …
“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出自司空图哪篇文章?苏轼《书黄子思诗集后 2020-06-15 …
文言文.急(挺难的~好像是高中的)甲高祖常徭咸阳,纵观秦皇帝,喟然大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矣 2020-07-06 …
在古诗文中,“萧”常表示萧索.萧条之意,如“,洪波涌起”;“箫”则指一种乐器,如“,衣冠简仆古风存 2020-07-06 …
选出下面文句中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A.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大胸怀B.及见怪,岁 2020-07-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高祖为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2020-07-1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也,姓刘氏。高祖为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 2020-07-14 …
选出下面文句中对画线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A.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大胸怀B.及见怪,岁竟,此 2020-11-11 …
下列各项中,两句不全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常折券弃责B.高祖常繇咸阳无内诸侯军C 2020-11-13 …
在古诗文中,“萧”常表示萧索、萧条之意,如“,洪波涌起”;“箫”则指一种乐器,如“,衣冠简朴古风存。 2020-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