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3世纪中期,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也就是在圆内割正多边形,求的近似值,刘徽容他的“割圆术”说: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

题目详情

3世纪中期,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也就是在圆内割正多边形,求的近似值,刘徽容他的“割圆术”说: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合体,而无所失唉,当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无限增加时,多边形面积可无限近圆的面积,利用“割圆术”刘徽得到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的计算值3.14,这就是著名的“徽率”,如图是利用刘徽的“割圆术”思想设计的一个程序框图,则输出的n值为(参考数据:sin15°=0.259)(  )
作业帮

A. 6

B. 12

C. 24

D. 48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第1次执行循环体后,S=3cos30°=
3
3
2
<3.14,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则n=6,
第2次执行循环体后,S=6cos60°=
1
2
=3<3.14,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则n=12,
第3次执行循环体后,S=12sin15°≈3.106<3.14,不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则n=24,
第4次执行循环体后,S=24sin7.5°≈3.144>3.14,满足退出循环的条件,
故输出的n值为24,
故选:C.
看了 3世纪中期,魏晋时期的数学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