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如图是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制取少量铁单质的装置图,请回答相关问题.(1)玻璃管中的现象为红色固体.(2)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该反应是否为置换反应,原因
题目详情
如图是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制取少量铁单质的装置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玻璃管中的现象为红色固体___.
(2)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该反应是否为置换反应,原因是___.
(4)该反应中的还原剂为___.
(5)高炉炼铁的固体原料有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那么产生CO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该反应为反应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6)图中试管里的长导管需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__.

(1)玻璃管中的现象为红色固体___.
(2)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3)该反应是否为置换反应,原因是___.
(4)该反应中的还原剂为___.
(5)高炉炼铁的固体原料有铁矿石、焦炭和石灰石.那么产生CO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该反应为反应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6)图中试管里的长导管需伸入液面下的原因是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氧化铁是红色粉末,铁粉是黑色,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故答案为:变黑色;
(2)图中玻璃管内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2Fe+3CO2.故答案为:Fe2O3+3CO
2Fe+3CO2.
(3)Fe2O3+3CO
2Fe+3CO2.该反应的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故不是置换反应;故答案为:不是,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
(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氧的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氧的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在Fe2O3+3CO
2Fe+3CO2反应中一氧化碳得到氧被氧化是还原剂.故答案为:一氧化碳.
(5)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空气等,反应原理是焦炭与过量的空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高温与焦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最后一氧化碳与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反应生成铁的过程,所以产生CO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
2CO,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故答案为:CO2+C
2CO,吸热.
(6)澄清石灰水要验证生成的产物二氧化碳,试管里的长导管需伸入液面下,使二氧化碳充分与石灰水充分接触.故答案为:使二氧化碳充分与石灰水充分接触.
故答案为:变黑色;
(2)图中玻璃管内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3CO
| ||
| ||
(3)Fe2O3+3CO
| ||
(4)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氧的是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得氧的是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在Fe2O3+3CO
| ||
(5)高炉炼铁的主要原料是焦炭、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空气等,反应原理是焦炭与过量的空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高温与焦炭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最后一氧化碳与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2O3)反应生成铁的过程,所以产生CO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
| ||
| ||
(6)澄清石灰水要验证生成的产物二氧化碳,试管里的长导管需伸入液面下,使二氧化碳充分与石灰水充分接触.故答案为:使二氧化碳充分与石灰水充分接触.
看了如图是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制...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写出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1.在稀氨水中通入:I.过量的二氧化碳 II.少量的二氧化碳2.次氯酸钙溶 2020-05-13 …
高一化学题某温度下,wg某物质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其燃烧产物中立即与过量的过氧化钠反应,固体质量 2020-05-13 …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6.5g,放入试管中加热,完全反应后剩余物质为16.9g,求:(1)生成 2020-05-14 …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反应事实(1)有黑色固体生成的化合反应;(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2020-05-14 …
帮我回答几道初中化学方程式按条件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1.生成黑色固体的化合反应2.生成红色固体的反 2020-05-15 …
1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2氢氧化铝与硫酸反应3盐酸与硝酸银反应4硫酸与氧化钡反应5硫酸与硝酸钡反应6石 2020-06-07 …
水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1.水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2.水解反应部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3. 2020-07-20 …
电池内的总反应表示为;ZN+AG2O=ZNO+2A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2锌发 2020-11-22 …
下列关于过氧化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能与水反应生成碱和氧气2.是强氧化剂3.是白色固体4.能与 2021-01-01 …
贝壳(主要是氢氧化钠)灼烧后的固体(主要是氧化钙)与碳酸钾在水中相互作用,得到氢氧化钾,根据此反应写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