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比较《月迹》这篇文章与传统的吟咏月亮的诗文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显著不同?

题目详情
比较《月迹》这篇文章与传统的吟咏月亮的诗文在思想感情上有什么显著不同?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古往今来,大凡写月者,或“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抒发羁旅怀乡之情 ;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写睹月思人之意;或“春去秋来不相待,水中月色长不改”,感叹人生的短促,时光的流逝……而《月迹》这篇散文抛却此窠臼,另辟蹊径,以孩童的心态、孩童的目光来展示、描绘中秋之月迹,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作品以“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开篇,用“新鲜”“满足”来串起全文:中秋夜盼月之急切——镜中月之惊喜与失望——空中月之神奇与迷人——酒中月之可爱与可怜——水中月之幽静与欢呼——“眼中月”之喜悦与满足,好一个由新鲜到满足的孩童的真切的心理描述.   作品中的“月”也不再是纯的自然的明月,它已经成为世间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正如文中“三妹”所言“月亮是个好”.孩童对它的热切的盼望、寻找、争执的过程也正是人们对美好事物的不断探寻、追求、领悟的过程.   作品对蕴涵在文章中的哲理的揭示是深邃而不露痕迹的,是借“奶奶”之口自然而然地表述出来的:“它走了,它是匆匆的;你们快出去寻月吧!”“孩子们,瞧瞧你们的酒杯,你们都有一个月亮哩!”“月亮是每个人的,它并没走,你们再去找吧.”正是在“奶奶”的引导启发下,“我们”才领悟到:“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它是属于我们的,每个人的.” 这一点正是作品不落窠臼,独立潮头之高明所在.
看了比较《月迹》这篇文章与传统的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大约意思:本月目前虽然显示1000K的收入,但是其中有380K是上个月已做的销售额,只是没  2020-04-09 …

人类到底有没有登上月球求大神帮助很白痴的问题、如果登上,为何照片有那么多疑点?  2020-06-04 …

一、月亮的别称1.因初月如钩,故称()2.因弦月如弓,故称()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4.  2020-06-20 …

一盏节能灯1小时朱耗电250分之3千瓦时,某个传达室除了这盏节能灯外,没有别的电器.这个传达室上月  2020-07-04 …

登上月球的宇航员的只能靠无线电话交谈,这是因为()A.宇航员的在月球上离得太远,只能用无线电话交谈  2020-07-06 …

传说月亮上有一棵高五百丈的月桂树,有一个叫吴刚的人,虽醉心于喧闹,但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让  2020-07-12 …

(1)现在有很多人对1969年美国的“阿波罗”登月事件表示怀疑,认为美国并没有登上月球,而是在好莱  2020-07-20 …

悠扬的笛声是空气柱空气柱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介质有关,还跟温度温度有关.月球上,声音不  2020-11-28 …

为什么迈克尔·柯林斯没有阿姆斯特朗和第二位登入月球的人有名啊?要知道当时奔月是他们三个去的,而且是迈  2020-12-22 …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1)上面这副对联所描写的中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