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中秋月”苏轼中心思想以及诗的意思
题目详情
“中秋月”苏轼中心思想以及诗的意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阳关曲·中秋月 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赏析〕: 这首词写于公元1076年冬,苏轼得到移知河中府的命令,离密州南下。次年春,苏辙自京师往迎,兄弟同赴京师。抵陈桥驿,苏轼奉命改知徐州。四月,苏辙又随兄来徐州任所,住到中秋以后方离去。七年来,兄弟第一次同赏月华,苏轼则写下这首小词,题为“中秋月”,自然也写“人月圆”的喜悦;调寄《阳关曲》,则又涉及别情。 月到中秋分外明,是“中秋月”的特点。首句便及此意。但并不直接从月光下笔,而从“暮云”说起,用笔富于波折。明月先被云遮,一旦“暮云收尽”,便觉清光更多。没有这层“面纱”先衬托一下,便显不出如此效果。“银汉无声转玉盘”,这比喻写出月儿冰清玉洁的美感,而“转”字不但赋予它神奇的动感,而且暗示他的圆。两句并没有写赏月的人,而全是赏心悦目之意,而人自在其中。 中秋月明,诚然可爱,更值兄弟团聚,共度元宵,当尽情游乐,不负今宵之意。不过,恰如明月是暂满还亏一样,人生也是会难别易的。兄弟分别在即,又不能不令词人慨叹“此生此夜”之短。从这层意思说,“此生此夜不长好”有直接引出末句的别情。“何处看”不仅就对方发问,也是对自己发问。作者长期外放,屡经迁徙。“明年何处”,实寓行踪萍寄之感。 全词避开情事的实写,只在“中秋月”上着笔。从月色的美好写到“人月圆”的愉快,又从今年此夜推想明年中秋,归结到别情。形象集中,境界高远,语言清丽,意味深长。
看了“中秋月”苏轼中心思想以及诗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囫囵吞枣的相关问题一。解释意思1.思久之(之的意思)2.我食梨则嚼而不咽(而的意思)3.狎者曰(狎 2020-04-06 …
阅读几则名言,以读书与思为题.写议论文部少于600字朱熹南宋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孔 2020-06-03 …
(初中)文言文孚,福,情,忠,鼓,驰,辙,轼,逐,既,故,再,竭,盈等字的意思及课内例句测伏靡欲当 2020-06-18 …
《题西林壁》北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古诗意思?古诗 2020-06-19 …
苏轼写的《冬景》问题“残”的意思,“雨盖”及“傲霜枝”的意思急! 2020-07-11 …
学之终身,有不能达之矣的意思意思及思想内容 2020-07-15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明清之际的一些思想家的主要思想思想家主要思想黄宗羲(161O一1695)批判君 2020-07-18 …
求英语高人进行全文翻译领导:“你这是什么意思?”小明:“没什么意思.意思意思.”领导:“你这就不够 2020-07-26 …
指出下列句子中括号中的词的古今意思.1.思(援)弓缴而射之.古:今:2.弗(若)之矣.3.我以日始出 2020-11-26 …
求谚语,古诗诗意,英语.急1、谚语补充好学深思,.--多思2、古诗诗意晚春{唐}韩俞草树知春不久归, 2020-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