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材料一: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

题目详情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材料一: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摘自《世纪之交的回望》材料二: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无数中华儿女为之前仆后继、上下求索,却始终没有找到一条光明之路。从登上历史舞台那一刻起,中国共产党就勇敢担当起这一使命,筚路蓝缕开启征程,一路追赶现代化潮流,改变了国家和民族的命运,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迎来了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摘自《满怀信心走好中国道路》(1)材料一中“自强”所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是什么?这一事件有何客观作用?
(2)为实现器物层面的近代化,此间在湖北创办了哪些近代企业?
(3)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近代化“并非一条直线”,“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4)中国共产党找到的光明之路是什么?它是在那一次会议上被提出来的?
(5)材料二中,近代以来中华儿女中那些派别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都做过探索,并且“却始终没有找到一条光明之路”?为什么他们找不到光明之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据材料一“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始于1861年,自此,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走过了自强、变法、革命的历程.…”可知,材料一中“自强”所对应的历史事件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利用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维护清朝统治,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洋务运动最终结果失败,洋务运动由于没有触动封建统治的根基,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但它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实现器物层面的近代化,此间在湖北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3)据材料一“…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历史路程清晰在目,但留下的脚步并非一条直线.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国人每向前迈进一步都异常艰难,但却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可知,中国近代化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所以说中国近代化“并非一条直线”,“是一种不断提高的过程.”
(4)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共产党找到的光明之路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我国从此走上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的光明之路.
(5)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二中,近代以来中华儿女中的地主阶级洋务派领导了洋务运动、资产阶级维新派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了辛亥革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了探索,“却始终没有找到一条光明之路”.由于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探索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所以他们找不到光明之路.
故答案为:
(1)洋务运动;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2)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3)从器物层面到制度层面,再到观念层面.
(4)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地主阶级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探索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材料一:中国...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