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成就世界瞩目,实践证明唯有改革才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

题目详情
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成就世界瞩目,实践证明唯有改革才能推动生产力的迅猛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观察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作业帮
    材料二 ……合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  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1)据材料一回答代表当时我国古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两项重要技术分别是什么?
(2)据材料二回答:为顺应生产力发展,各国纷纷进行改革,“商君”领导了哪次改革?材料二中反映了这次改革的哪项措施?
(3)《史记•李斯列传》中又是如何评价商鞅变法的?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据材料一“铸造铁农具示意图”“陕西出土的‘牛尊’”可知,春秋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战国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我国至迟在春秋末年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的产量显著提高.
(2)据“材料二…合力本(农桑)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可知,为顺应生产力发展,各国纷纷进行改革,“商君”领导了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进行变法,材料二中反映了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
(3)据材料三“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实,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可知,《史记•李斯列传》中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是: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改革成功的最关键因素是改革要顺应生产力的发展,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故答案为:
(1)铁农具;牛耕.
(2)商鞅变法;奖励农耕(奖励耕战).
(3)使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增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任答一点即可)
(4)改革要顺应生产力的发展,要顺应社会发展潮流.
看了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十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微观与宏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从宏观进入微观,探索物质变化实质,请结合图示完成下列问题  2020-04-11 …

某大型音乐会在艺术中心举行.观众在门口等候检票进入大厅,且排队的观众按照一定的速度增加,检票速度一  2020-04-11 …

能不能给我1011,1110,101111并由2进制换成10进制,再帮我把19,25,49从10进  2020-05-14 …

胡适认为:“文明不是笼统造成的,是一点一滴造成的。进化不是一个晚上笼统进化的,是一点一滴地进化的。  2020-05-16 …

一道辩论题,“开卷是否有益”初三某班同学就“开卷是否有益”进行着热烈的辩论.正方主辩围绕“开卷有益  2020-05-17 …

1: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瞬息万变,不可捉摸,人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是一种()  2020-06-07 …

数学题某大型音乐会在艺术中心举行.观众在门口等候检票进入大厅,且排队的观众按照一定的速度增某大型音  2020-06-15 …

某大型音乐会在艺术中心举行.观众在门口等候检票进入大厅,且排队的观众按照一定的速度增加,检票速度一  2020-06-15 …

这里写不下,请你根据提示,把下面这些“看”的近义词填到合适的成语中.望窥瞻瞩盼观视睹察见览仰着头看  2020-06-19 …

人类已经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纪,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幸福观。某学生英文报正组织中学生进行幸福观的讨论,请你  2020-06-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