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4分)在我国古代的改革中,其中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两次最为有名。请问:(1)这是两次什么改革?(4分)(2)这两次改革的目的各是什么?(4分)在当时

题目详情

(14分) 在我国古代的改革中,其中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的两次最为有名。请问:

(1)这是两次什么改革?(4 分)

(2)这两次改革的目的各是什么?(4 分)在当时分别起到了什么作用?(6 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2)商鞅变法的目的是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孝文帝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经过商鞅变法,秦朝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分 析:
(1)本小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纷纷进行变法,其中的秦国的商鞅变法的效果最为显著。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最终正是由于商鞅在秦国的彻底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东汉以来,北方边境的少数民族大量迁入中原地区,与那里的汉族人民杂居相处,互相通婚,北方以出现民族融合的趋势。北魏政权建立后,为了更好的统治中原地区,孝文帝决心接受汉族文化,毅然进行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2)本小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目的和作用。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过渡时期。在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的阶级的产生。新兴军功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从而引起了社会秩序的变动。因此,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战国初期,秦国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和赋税改革,都晚于其余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六国。为了增强秦国实力,在诸侯国的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别国吞并,秦孝公引进人才, 重用商鞅,变法图强,成就了秦国的霸业。奖励耕战,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按战场立功国家赐给田宅和爵位,大大刺激了秦军将士在战场去努力杀敌,使秦军成为“虎狼之师”,最终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鲜卑族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北方民族,五胡乱华以后,终由鲜卑族的拓跋氏统一华北,建立北魏。北魏是奴隶制的政权,相对中原地区的汉族封建文化,是落后的。因此在孝文帝改革前后,北魏境内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已十分突出,因此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巩固北魏的统治,孝文帝毅然不顾重重阻力,进行改革,让北魏政权完成蜕化,变成封建政权,接受封建文化,是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最终他的改革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达到高潮。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北方民族大融合
看了(14分)在我国古代的改革中,...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唐朝时期,中国和新罗交往频繁.下列有关这方面的证据中,最有说服力的是A.新罗多次派使节到中国B.新  2020-05-16 …

宋朝许多蜚声中外的文学家往往是朝廷命官,如苏东坡、欧阳修、王安石等。这在他朝,对于整日被冗杂的政事  2020-07-02 …

有的西方学者称科举制度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这一发明始于A.汉朝B.隋朝C.宋朝D.明朝为啥选D我  2020-11-01 …

见图,这是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甲骨和青铜器,这里曾做过下列哪个朝代的都城?()A  2020-11-12 …

见图,这是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甲骨和青铜器,这里曾做过下列哪个朝代的都城?()A  2020-11-12 …

地球,2019:一颗庞大的小行星在地球坠毁.朝鲜政府迅速封锁了事发岛屿,并且声称这颗小行星归属朝鲜.  2020-11-21 …

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夏朝这个王朝的存在中国古代史中有关于夏朝的记载,但是我对此表示怀疑,因为从目前的考古  2021-01-08 …

诗歌和童谣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一句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这句童谣暗指  2021-01-13 …

诗歌和童谣是我们了解历史的一种途径,在秦朝时期,流行这样一句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这句童谣暗指  2021-01-19 …

见下图,这是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甲骨和青铜器。这里曾做过下列哪个朝代的都城?[]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