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政权分立、民族融合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显著特征。东汉末年以来,北方战乱频繁,政权分立。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民(包括少数民族)纷纷向南迁移,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江南
题目详情
政权分立、民族融合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显著特征。东汉末年以来,北方战乱频繁,政权分立。为了躲避战乱,北方人民(包括少数民族)纷纷向南迁移,出现了民族融合的趋势,江南地区也发生变化。请回答:
(1)东汉末年以来,群雄割据,纷争不断,请列举一例这一时期以少胜多的战役并说明其影响。
(2)三国鼎立,政权分立。请指出三国指哪些国家?后来,又是哪个政权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3)哪一改革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江南开发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1)东汉末年以来,群雄割据,纷争不断,请列举一例这一时期以少胜多的战役并说明其影响。
(2)三国鼎立,政权分立。请指出三国指哪些国家?后来,又是哪个政权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3)哪一改革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根据所学知识说说江南开发对我国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东汉末年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有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200年,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以少胜多大败袁绍,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208年孙权、刘备组成的联军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为三国鼎立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三国指魏、蜀、吴,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263年魏灭蜀,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结束分裂局面.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1)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魏、蜀、吴;西晋.
(3)北魏孝文帝改革.
(4)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2)三国指魏、蜀、吴,220年曹操的儿子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2年孙权称王,国号吴,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263年魏灭蜀,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结束分裂局面.
(3)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推动了北方经济的发展,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的进程.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故答案为:
(1)官渡之战;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2)魏、蜀、吴;西晋.
(3)北魏孝文帝改革.
(4)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看了政权分立、民族融合是三国两晋南...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2、汤、武非得伯夷之民以治,桀、纣非得跖、硚之民以乱也.民之治乱在于人,国之安危在于政.3 2020-06-14 …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不 2020-06-14 …
公元311年,匈奴攻陷洛阳,晋室南渡,西晋灭亡,史称“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 2020-07-19 …
公元311年,匈奴攻陷洛阳,晋室南渡,西晋灭亡,史称“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 2020-07-28 …
我们要做到不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不揉搓、毁坏人民币,这是因为()A.乱写乱画的人民币就不值钱了B.揉 2020-11-11 …
我们要做到不在人民币上乱写乱画,不揉搓、毁坏人民币,这是因为()A.乱写乱画的人民币就不值钱了B.揉 2020-11-11 …
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陈大爷一家躲避战乱归来,发现朝廷已经把他家一代划为外国使馆区了,并要求所有中国人 2020-12-02 …
2016年,难民危机继续折磨欧洲,此次难民潮可称之为战乱综合后遗症,是几个因素叠加的结果:十年前美国 2020-12-18 …
公元311年,匈奴攻陷洛阳,晋室南渡,西晋灭亡,史称“永嘉之乱”。中原人民在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下, 2020-12-22 …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玉树大地震可以毁坏房屋、庄稼和各种财产,但它却无法震乱我们民族的坚强决心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