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1)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目详情
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如图1所示(部分反应条件及产物略去).
(1)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1)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分析:
(1)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A是S单质,属于B是二氧化硫,C是三氧化硫;(2)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A是钠,B是氧化钠,C是过氧化钠;(3)若A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A应该是氨气,C是红棕色气体,应为NO2.
(1)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A是S单质,属于B是二氧化硫,C是三氧化硫,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SO3,故答案为:2SO2+O22SO3;(2)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A是钠,B是氧化钠,C是过氧化钠.过氧化钠能吸收CO2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 CO2=2 Na2CO3+O2↑,故答案为:过氧化钠; 2Na2O2+2 CO2=2 Na2CO3+O2↑;Na2CO3; (3)若A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A应该是氨气,C是红棕色气体,应为NO2,①A为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处,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或用白色的酚酞试纸置于试管口处,若试纸变红,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也可以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处,若产生大量白烟,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故答案为:向下排空气法;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处,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或用白色的酚酞试纸置于试管口处,若试纸变红,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处,若产生大量白烟,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②实验室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准备氨气,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③n(NH4Cl)==0.1mol,则n(NH3)=0.1mol,V(NH3)=2.24L,故答案为:2.24;④C为NO2,与水反应生产硝酸和NO,反应的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HNO3是强电解质,具有强氧化性,可用铜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Cu2++2NO2↑+2H2O,实验完毕后,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为NO.故答案为:3NO2+H2O=2HNO3+NO;强;Cu+4H++2NO3-=Cu2++2NO2↑+2H2O;NO.
点评:
该题考查无机框图题的判断,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基础知识,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个训练.该类试题需要注意的是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如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还可引入学科间综合.它不仅可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
分析:
(1)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A是S单质,属于B是二氧化硫,C是三氧化硫;(2)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A是钠,B是氧化钠,C是过氧化钠;(3)若A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A应该是氨气,C是红棕色气体,应为NO2.
(1)若A是一种黄色单质固体,则A是S单质,属于B是二氧化硫,C是三氧化硫,则B→C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SO3,故答案为:2SO2+O22SO3;(2)若A是一种活泼金属,C是淡黄色固体,则A是钠,B是氧化钠,C是过氧化钠.过氧化钠能吸收CO2生成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Na2O2+2 CO2=2 Na2CO3+O2↑,故答案为:过氧化钠; 2Na2O2+2 CO2=2 Na2CO3+O2↑;Na2CO3; (3)若A为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A应该是氨气,C是红棕色气体,应为NO2,①A为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检验氨气是否收集满,可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处,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或用白色的酚酞试纸置于试管口处,若试纸变红,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也可以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处,若产生大量白烟,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故答案为:向下排空气法;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处,若试纸变蓝,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或用白色的酚酞试纸置于试管口处,若试纸变红,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或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试管口处,若产生大量白烟,则证明氨气已收集满)②实验室用氢氧化钙和氯化铵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准备氨气,反应的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③n(NH4Cl)==0.1mol,则n(NH3)=0.1mol,V(NH3)=2.24L,故答案为:2.24;④C为NO2,与水反应生产硝酸和NO,反应的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HNO3是强电解质,具有强氧化性,可用铜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u+4H++2NO3-=Cu2++2NO2↑+2H2O,实验完毕后,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的主要成分为NO.故答案为:3NO2+H2O=2HNO3+NO;强;Cu+4H++2NO3-=Cu2++2NO2↑+2H2O;NO.
点评:
该题考查无机框图题的判断,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基础知识,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个训练.该类试题需要注意的是化学推断题是一类综合性较强的试题,如元素及化合物性质和社会生活,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知识,还可引入学科间综合.它不仅可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思维方法.解框图题的方法:最关键的是寻找“突破口”,“突破口”就是抓“特”字,例如特殊颜色、特殊状态、特殊气味、特殊反应、特殊现象、特殊制法、特殊用途等.
看了 A、B、C是中学化学常见的三...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相同物质的量的X和Y气体,发生反应:X(g)+Y(g)⇌3Z(g).分别在100℃ 2020-04-26 …
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相同物质的量的X和Y气体,发生反应:X(g)+Y(g)⇌3Z(g).分别在100℃ 2020-04-26 …
甲乙二人在一条400米环形跑道上从同一地点开始跑步,甲比乙跑的快,如果同向跑,则他们每隔3分钟20 2020-05-13 …
高中数学题(非常反感的一块知识,感觉象绕口令,呵呵)已知P是R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Q是R充分条件, 2020-06-06 …
(2014•安徽)Hagemann酶(H)是一种合成多环化合物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映 2020-06-12 …
食品添加剂必须严格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2760-2011)的规定使用。常作为食品添加剂中的防 2020-07-19 …
高分子化合物PBT和顺丁橡胶CBR的合成路线如下(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略):已知:ⅰ.ⅱ.RCOOR 2020-07-29 …
分子式为C10H12O2的有机物,满足以下条件:①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②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 2020-10-31 …
Hagemann酯(H)是一种合成多环化合物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合成(部分反应条件略去):(1)A 2020-11-03 …
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入a个氧分子和b个一氧化碳分子,在一定条件下让它们充分反应,结果发现氧分子和一氧化碳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