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在一节化学课上,一个精彩的实验探究正在进行:张老师向一支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渐滴加稀盐酸,振荡,使其充分混合.[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混合在一起后,我
题目详情
在一节化学课上,一个精彩的实验探究正在进行:张老师向一支试管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再逐渐滴加稀盐酸,振荡,使其充分混合.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混合在一起后,我们并没有观察到明显变化,它们到底发生反应没有呢? [猜想交流]①二者没发生反应;②二者反应了. [设计方案]方案一:借助酚酞、石蕊的变色来验证 方案二:通过测溶液的pH值来验证 方案三:利用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来验证 [实验探究] 方案一:甲组同学按图1所示的方法,先向试管中加入约2mL NaOH溶液,再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红.然后慢慢滴入稀盐酸,边滴边振荡,看到______,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请指出右图操作中的错误:______. 乙组同学向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的混合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观察到溶液显红色.该组实验能否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说明理由.______. 方案二:丙组同学先测出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然后在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不断测出混合溶液的pH值,发现混合溶液的pH值在不断______,体现出碱性由强到弱,变成中性,直至显酸性的过程.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若在滴入稀盐酸的过程中,观察到有少量气泡出现,则产生气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 方案三:丁组同学在没使用温度计的情况下,通过图2装置完成了实验验证.则U形管中液面的变化情况 是______.你认为最合理的解释是______. ![]()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方案一:酚酞遇碱变红,遇酸性和中性溶液不变色,所以可以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注意在使用胶头滴管的时候,不能将胶头滴管伸入到试管中去;而乙组的实验中,如果加入的盐酸是过量的,石蕊试液要变红,所以不能判断氢氧化钠和盐酸是否发生了反应; 方案二:酸性溶液pH值小于7,中性溶液pH值等于7,碱性溶液pH值大于7,所以丙组同学先测出氢氧化钠溶液的pH值,然后在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不断测出混合溶液的pH值,发现混合溶液的pH值在不断减小,直直至恰好完全反应时pH值为7;氢氧化钠易变质,所以产生气泡的原因可能是氢氧化钠吸收了二氧化碳而变质产生了碳酸钠; 方案三:根据物质热胀冷缩的性质可以知道,反应放出的热量使气体受热膨胀,所以U形管中的液面是左低右高. 故答案为:方案一:红色逐渐消失;胶头滴管伸入到试管中去;不能;因为如果盐酸过量,也能使石蕊溶液变红; 方案二:减小;可能是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 方案三:左低右高;中和反应放出的热使烧瓶内气体体积膨胀,压强增大. |
看了在一节化学课上,一个精彩的实验...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关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称为聚合物,是因为它们大部分是由 2020-04-08 …
下列对合成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是因为它们大部分是由小分 2020-04-08 …
下列对合成材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有机高分子化合物称为聚合物或高聚物,是因为它们大部分是由小分子通 2020-04-08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4C与12C互为同素异形体B.乙醇、乙酸和甲醛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C.纤维 2020-04-08 …
下列关于合成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A.醋酸纤维属于合成纤维B.塑料的主要成分是合成树脂,另外有少量 2020-04-08 …
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稀硫酸测定某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请你完成下列分析及计算.(1)该组同学取10g 2020-05-02 …
海带三的碘元素是以I-的形式存在的,为将I-转化成I2并提取出来,设计操作步骤如u:①通入Cl2; 2020-05-16 …
(2012•五通桥区模拟)将碳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敞放在空气中充分加热,完全反应后所得固体质量与原混合 2020-06-26 …
在一次实验课上,同学们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他们取了24.5g的混合物,其中 2020-07-29 …
关于合速度与分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合速度一定比分速度大B.合速度一定比分速度小C.合速度是物 2020-1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