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甲、乙两人参加奥运知识竞赛,假设甲、乙两人答对每题的概率分别为23与35,且答对一题得1分,答不对得0分.(I)甲、乙两人各答一题,求两人得分之和ξ的分布

题目详情
甲、乙两人参加奥运知识竞赛,假设甲、乙两人答对每题的概率分别为
2
3
3
5
,且答对一题得1分,答不对得0分.
(I)甲、乙两人各答一题,求两人得分之和ξ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II)甲、乙两人各答两题,每人每答一题记为一次,求这四次答题中至少有一次答对的概率.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I)依题意,记“甲答对一题”为事件A,
“乙答对一题”为事件B
P(A)=
2
3
,P(B)=
3
5
,P(
.
A
)=
1
3
,P(
.
B
)=
2
5

甲、乙两人得分之和ξ的可能取值为0,1,2
∴ξ的分布列为
P(ξ=0)=P(
.
A
)P(
.
B
)=
2
15

P(ξ=1)=P(A)P(
.
B
)+P(
.
A
)P(B)=
2
3
×
2
5
+
1
3
×
3
5
=
7
15

P(ξ=2)=P(A)P(B)=
2
3
×
3
5
=
6
15

Eξ=0×
2
15
+1×
7
15
+2×
6
15
=
19
15

∴每人各答一题,两人得分之和ξ的数学期望为
19
15

(II)“甲、乙两人各答两题,这四次都没答对”的概率为
.
P
=
1
3
×
1
3
×
2
5
×
2
5
=
4
225

∴甲、乙两人各答两题,这四次答题中至少有一次答对的概率为
P=1-
.
P
=1-
4
225
=
221
225

即甲、乙两人各答两题,这四次答题中至少有一次答对的概率为
221
225
看了甲、乙两人参加奥运知识竞赛,假...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从“井冈山精神”到“载人航天精神”,到今天,我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服务精神、开拓创新  2020-07-13 …

认识的最终目的在于A.获得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B.透过事物的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C.把理性认识用于指导实  2020-11-02 …

认识的根本目的是A.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B.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和规律C.理性认识回到实践中  2020-11-02 …

关于“知识就是力量”你认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书本知识才是有力量的B.只有在生活实践中获得的  2020-11-15 …

关于苏格拉底名言“美德即知识”的正确理解应当是()A.美德是获得知识的前提B.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所  2020-11-21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这表明()A.经济是文化的基础  2020-11-24 …

新华社台北2012年1月14日电:中国国民党候选人马英九、吴敦义获胜,得票6891139张,得票率为  2020-12-10 …

学习一段时间后要更换学习内容,目的是()A.获得更多、更全面的知识B.勤于用脑,加强学习强度C.防止  2021-01-07 …

学习一段时间后要更换学习内容,目的是()A.获得更多、更全面的知识B.勤于用脑,加强学习强度C.防止  2021-01-07 …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他的这句格言着重告诉我们A.事事亲身实践才能获得  2021-01-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