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凡音由于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响之应声。故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与之以殃,其自然者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凡音由于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 之应声。故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与之以殃,其自然者也。

  故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

也,鄙者陋也,纣乐好这,与万国殊心,诸候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故身死国亡。

  而卫灵公之时,将之晋,至于濮水之上舍。夜半时闻鼓琴声,问左右,皆对曰“不闻”。乃召师涓曰:“吾闻鼓琴音,问左右,皆不闻。其状似鬼神,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端坐援琴,听而写之。明日,曰:“ 臣得之矣,然未习也,请宿习之 。”灵公曰:“可。”因复宿。明日,报曰:“习矣。”即去之晋,见晋平公。平公置酒于施惠之台。酒酣,灵公曰:“今者来,闻新声,请奏之。”平公曰:“可。”即令师涓坐师旷旁,援琴鼓之。未终,师旷抚而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也,不可 。”平公曰:“何道出?”师旷曰:“师延所作也。与纣为靡靡之乐, 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自投濮水之中,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 ”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愿遂闻之。”

  一奏之,有白云从西北起;再奏之,大风至而雨随之,飞廊瓦,左右皆奔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屋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

  太史公曰: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乐音者,君子之所养义也。

  夫古者,天子诸侯听钟磬未尝离于庭,卿大夫听琴瑟之音未尝离于前,所以养行义而防淫佚也。夫淫佚生于无礼,故圣王使人耳闻雅颂之音,目视威仪之礼,足行恭敬之容,口言仁义之道。

(《史记·乐书》有删改)

(1)

下列加粗的词解说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

A.

如景之象形, 之应声 响:回声、回音

B.

百姓不亲,天下 之  畔:通“叛”,背叛

C.

舜之道何 也     弘:弘扬

D.

此亡国之声也,不可  演奏

(2)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A.

为恶者天与之

引喻失义, 塞忠谏之路也。

B.

乃召师涓曰

问今是何世, 不知有汉

C.

所以养行义 防淫佚也

有知,其几何离

D.

音乐者, 所以 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

师者, 所以 传道受业解惑也

(3)

下列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

A.

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

B.

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

C.

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

D.

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

(4)

请结合原文简要概述:圣人君子该如何对待音乐?

答:________________

(5)

翻译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

(1)凡音由于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象形。

译文:________________

(2)臣得之矣,然未习也,请宿习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

(3)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自投濮水之中,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

译文: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凡...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甲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  2020-05-09 …

文言文阅读昔有医人,自媒能治背驼,曰:“如弓者,如虾者,如曲环者,延吾治,可朝治而夕如矢.”一人信  2020-07-06 …

生命的段落阅读题一阵较大的风吹过,“啪!”清脆的跌落声传进耳膜,那是果实告别枝头的信号.秋到了.在漫  2020-11-01 …

请问:(1)在什么条件下海外投资者存在获利机会?如果有获利,获利多少?(2)如果人民币能够自由兑换,  2020-11-08 …

图书介绍图书信息书名:《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作者:彭懿出版社:二十一世纪出版社出版时间:2006年9  2020-12-09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夫民之所以有贫富者,由其材性智愚不同。富者智识差长,忧深思远  2020-12-10 …

、阅读文言文,完成文后22--25题(6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在川上曰  2020-12-17 …

阅读下面三则《论语》,回答问题①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子在川上曰:“逝者  2020-12-17 …

文言文阅读:(30分)苏子日:“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  2020-12-1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材料一由于重新发现古代地理学者如托勒密和斯特拉波的著作,欧洲人的视野扩大  2020-1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