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

题目详情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宋教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概括这则材料所反映的两项内容。
(2)在战国时代的秦国,有一位平民张三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他的这一经历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材料所反映的内容。
(4)以上改革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同样,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改革与创新,作为小主人,为了更好地推动你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请提一点中肯的改革建议。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商鞅变法.材料“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反映的是建立县制的措施.材料“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宋教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反映的是奖励生产的措施.
(2)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战国时代的秦国,平民张三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他的这一经历的法律依据正是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的措施.
(3)由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材料“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学说汉话的措施.
(4)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改革与创新,作为小主人,为了更好地推动我们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我认为:首先要学校要依据今天教育改革的先进理论和我们学校的实际,制定适合我校的规章制度,以促进我校的建设和发展.
故答案为:
(1)商鞅变法. 推行县制.奖励生产.
(2)奖励军功.
(3)北魏孝文帝改革.学说汉语.
(4)原因: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作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建议:依据今天教育改革的先进理论和我们学校的实际,制定适合我校的规章制度,以促进我校的建设和发展.(言之有理即给分)
看了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排列下面史书(按照题材归列)春秋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新五代史属于编年体国别体  2020-06-10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以人物为中心的纪传体通史.共130篇,包括“本纪”、  2020-07-02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它记述了上自传说中的黄帝,下至汉武  2020-07-07 …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史记》到《清史稿》的二十五史,列有孝友传、忠义传、列女传、  2020-07-29 …

口耳相传的历史传说虽蕴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资料,但不能等同于历史史实。历史史实则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  2020-11-03 …

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之首其体例为:本纪世家列传表书  2020-11-13 …

史家和列传都是以()为中心的记传《史家》和《列传》都是以()为中心的记传,称《史记》为()史书原因即  2020-12-04 …

中国是世界上史学最发达、史籍最浩繁的国家。史书主要有纪传、编年、纪事本末三种体裁和通史、断代史、传记  2020-12-04 …

下列关于《史记》的叙述,不确切的是A.《史记》是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2020-12-04 …

社会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人才标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从《史记>到《清史稿》的二十五史,列  2020-1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