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
题目详情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宋教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概括这则材料所反映的两项内容。
(2)在战国时代的秦国,有一位平民张三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他的这一经历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材料所反映的内容。
(4)以上改革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同样,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改革与创新,作为小主人,为了更好地推动你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请提一点中肯的改革建议。
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宋教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概括这则材料所反映的两项内容。
(2)在战国时代的秦国,有一位平民张三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他的这一经历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3)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材料所反映的内容。
(4)以上改革取得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对社会发展有何作用?同样,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改革与创新,作为小主人,为了更好地推动你学校的建设和发展,请提一点中肯的改革建议。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材料一“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可知材料一反映的是商鞅变法.材料“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反映的是建立县制的措施.材料“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宋教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反映的是奖励生产的措施.
(2)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战国时代的秦国,平民张三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他的这一经历的法律依据正是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的措施.
(3)由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材料“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学说汉话的措施.
(4)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改革与创新,作为小主人,为了更好地推动我们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我认为:首先要学校要依据今天教育改革的先进理论和我们学校的实际,制定适合我校的规章制度,以促进我校的建设和发展.
故答案为:
(1)商鞅变法. 推行县制.奖励生产.
(2)奖励军功.
(3)北魏孝文帝改革.学说汉语.
(4)原因: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作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建议:依据今天教育改革的先进理论和我们学校的实际,制定适合我校的规章制度,以促进我校的建设和发展.(言之有理即给分)
(2)商鞅变法的法令规定,奖励军功,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战国时代的秦国,平民张三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倾,宅九亩.他的这一经历的法律依据正是商鞅变法中奖励军功的措施.
(3)由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可知材料二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材料“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反映的是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学说汉话的措施.
(4)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都顺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历史的进步.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改革与创新,作为小主人,为了更好地推动我们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我认为:首先要学校要依据今天教育改革的先进理论和我们学校的实际,制定适合我校的规章制度,以促进我校的建设和发展.
故答案为:
(1)商鞅变法. 推行县制.奖励生产.
(2)奖励军功.
(3)北魏孝文帝改革.学说汉语.
(4)原因: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作用: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建议:依据今天教育改革的先进理论和我们学校的实际,制定适合我校的规章制度,以促进我校的建设和发展.(言之有理即给分)
看了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A.改革都取得很大成效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 2020-04-05 …
下列关于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A.改革都获得了成功B.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C.改革 2020-04-05 …
化合物V是中药黄芩中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氧化和抗肿瘤作用。化合物V也可通过下图所示方法合成: 2020-06-24 …
CO和CO2的混合气体36g,完全燃烧后测得CO2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下).(1)求混合气 2020-06-27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政策应该是:“统率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 2020-11-08 …
大革命和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均遭受重大挫折,其主要原因有大革命和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 2020-11-22 …
杂合子基因型为Aa,下列相关描述最能体现基因分离定律实质的是()A.杂合子自交后代表现型之比为3:1 2020-11-24 …
对辛亥革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仅指武昌起义B.指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 2020-11-27 …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提出来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深化教育领域综 2020-12-17 …
工地上堆放了一对搅拌好的三合土,呈圆锥形,工人叔叔测得底面周长约为120M,高是6M.π取31.请你 2020-1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