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
(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摘自《孟子》
材料二 董仲舒认为,君主应“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仲天”,君主要“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
——摘自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熹常谓天下万事有大根本,而每事之中又各有要切处。所谓大根本者,固无出于人主之心术;而所谓要切处者,则必大本既立,然后可推而见也如……余皆可见,然未有大本不立,而可以与此者。此古之欲平天下者,所以汲汲于正心诚意,以立其本也。
——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董仲舒与朱熹对“正君心”看法的一致之处。(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董仲舒观点的主要差异,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6分)
(3)朱熹的著作后来成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在新文化运动时又成了封建主义的代表,中国进步的思想障碍,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现象加以分析。(6分)
《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据 2020-05-13 …
英语翻译1.而墨子非之2.明年复攻赵,杀二万人3.王辞而不复4.沛幸得复,丰未得复5.复之以掌,虚 2020-06-28 …
钱穆说.“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欲屡次有‘封建’思想 2020-07-1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聂政刺韩王》者,聂政之所作也。政父为韩王治剑,过期不成,王杀之。时 2020-11-06 …
某村村民因之以县政府对本村的征地批复,向县政府提请行政复议,遭拒绝后,村民将县政府告上法庭,经过市中 2020-11-07 …
《孟子·尽心》载:“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据此 2020-11-20 …
某村村民因之以县政府对本村的征地批复,向县政府提请行政复议,遭拒绝后,村民将县政府告上法庭,经过市中 2020-12-31 …
钱穆说:“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欲屡次有‘封建’思想之 2021-01-14 …
钱穆说:“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欲屡次‘封建’思想之复 2021-01-14 …
钱穆说:“直至汉兴,始为中国史上平民政权之初创。……然在平民政府创建的过程中,欲屡次有‘封建’思想之 2021-01-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