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

题目详情

(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孟子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君有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去。”“人不足与适也,政不足间也,惟大人为能格君心之非。”

——摘自《孟子》

材料二  董仲舒认为,君主应“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仲天”,君主要“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

——摘自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熹常谓天下万事有大根本,而每事之中又各有要切处。所谓大根本者,固无出于人主之心术;而所谓要切处者,则必大本既立,然后可推而见也如……余皆可见,然未有大本不立,而可以与此者。此古之欲平天下者,所以汲汲于正心诚意,以立其本也。

——摘自《朱文公文集·答张敬夫》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董仲舒与朱熹对“正君心”看法的一致之处。(2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孟子、董仲舒观点的主要差异,并结合历史背景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6分)

(3)朱熹的著作后来成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在新文化运动时又成了封建主义的代表,中国进步的思想障碍,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现象加以分析。(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他们都将“正君心”看作政治生活中的首要大事。(2分) (2)孟子主张民本,而董仲舒则认为君主比民众更加重要。原因:孟子生活在战火纷飞的战国时代,他感到并且同情民众的痛苦,发现民众的...
看了(1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节丧凡生于天地之间,其必有死,所不免也。孝子之重其亲也,慈亲之爱其子也,痛于肌骨,性也。所重所爱,  2020-04-06 …

刘开《问说》中的问题“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  2020-05-15 …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  2020-06-05 …

“所”的用法鱼,我所欲也()故患有所不辟也()曾以其所不能()吾知所以距子矣()所以然者何()此臣  2020-06-26 …

节丧凡生于天地之间,其必有死,所不免也。孝子之重其亲也,慈亲之爱其子也,痛于肌骨,性也。所重所爱,  2020-07-07 …

英语翻译孔子曰:“与其不得中庸,必也狂狷乎!”又云:“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此盖失於周全之道  2020-07-25 …

下列句中“所”的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B.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  2020-11-13 …

论语中与“圣人之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理无专在,而学无境也  2020-12-07 …

鱼我所欲也中"生意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患有所不避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  2020-12-14 …

将下面文段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