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其他-->
汉朝郡国并行制的由来,
题目详情
汉朝郡国并行制的由来,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西汉一代二百年间(前202~公元 8)的疆域和政区变化很大.郡国并行制初期的版图小于秦代,北方的河套地区为匈奴所占有,南方五岭以南为赵佗所割据(见南越),东南(今福建、浙南)地区和西南(今贵州、云南、川西南)地区也脱离了中央政权的管辖.全境只有四十余郡,其中大部分郡属汉高祖刘邦所建立的诸侯王国所有.汉初诸侯王国地位远在汉郡之上.景帝三年(前154)平定吴楚七国之乱以后,诸侯王国支郡逐渐被削,诸侯王特权被夺,王国地位降格,与郡同为一级行政区划.汉王朝的地方行政区划遂行郡(国)县两级制,与秦代的单一郡县制实质上没有什么差别.文景两代相继执行的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之策,使王国数目增多,领域缩小;景帝悉收王国支郡以属中央,又使汉郡数目激增,至景帝中元六年(前 144),共有王国二十五(西汉一代王国最高数),汉郡四十三.但是版图仍与汉初一样,并未扩大.汉武帝以后分全国为司隶部一,刺史部十三,共十四个监察区.上述一百零三郡国即依地域分属这十四部.
影响:
汉高祖刘邦建汉之初,中央机构继承秦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在地方上则实行“郡国并行制”,即一方面设郡,另一方面分封同姓和异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诸侯国后来逐渐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文帝、景帝时,为消除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文帝采纳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把齐国分成六个小王国,把淮南国分为三个小王国,以削弱其力量;景帝采纳晁错“削藩”的建议,削减了几个诸侯王的封区,导致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郡国并行制
“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下令取消了诸侯王的治民权,又减缩诸侯王的统治机构,降低王国官职的等级,使之成为中央直接管理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基本上解决了刘邦实行诸侯王制度的弊病,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影响:
汉高祖刘邦建汉之初,中央机构继承秦制,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在地方上则实行“郡国并行制”,即一方面设郡,另一方面分封同姓和异姓子弟为王,建立诸侯国.诸侯国后来逐渐成为割据一方的地方势力.文帝、景帝时,为消除地方势力对中央的威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文帝采纳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建议,把齐国分成六个小王国,把淮南国分为三个小王国,以削弱其力量;景帝采纳晁错“削藩”的建议,削减了几个诸侯王的封区,导致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郡国并行制
“七国之乱”平定后,景帝下令取消了诸侯王的治民权,又减缩诸侯王的统治机构,降低王国官职的等级,使之成为中央直接管理的一级地方行政单位,基本上解决了刘邦实行诸侯王制度的弊病,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
看了汉朝郡国并行制的由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A、分封制、郡县制B、分封制、行省制C、郡国并行制、行省制D、郡县制、行省制 2020-04-09 …
6.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对它们之间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A.郡县制 2020-04-09 …
图1和图2反映我国西汉时期与元朝分别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B.分封制、郡县 2020-04-09 …
观察下列两个朝代的地图判断这两个朝代在地方管理上的政治制度分别是()A.分封制、郡县制B.郡县制、 2020-04-09 …
战国的终结,中国从封建制转为郡县制,是进步还是算退步?战国的终结,中国从一个崇尚封建宗法文化,以城 2020-05-21 …
图1和图2反映我国西汉时期与元朝分别实行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是()A.郡国并行制、行省制B.分封制、 2020-06-11 …
下表是我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四个基础性制度,请通过选择完善表格()中央集权的四个基础性制度郡县制度 2020-07-01 …
中国古代某一朝代出现“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的现象。这说明当时①分封制和郡县制并行②郡县制有利于国家 2020-07-11 …
战国以来,郡县制逐渐得到推广,但分封制并未退出历史舞台,甚至在某些时期出现了逆袭。这一现象反映了() 2020-11-22 …
元朝的行省图[]A.分封制、郡县制B.分封制、行省制C.郡国并行制、行省制D.郡县制、行省制 2020-12-02 …
相关搜索:汉朝郡国并行制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