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成语折射时代故事,彰显古人智慧。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故事与成语配对,并将序号填在相应横线上。①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嬴政。荆轲见秦王时
历史成语折射时代故事,彰显古人智慧。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将下列故事与成语配对,并将序号填在相应横线上。
①公元前227年,燕国太子丹派荆轲前往秦国去刺杀秦王嬴政。荆轲见秦王时,假称要向秦王献上督亢地区的地图。当嬴政打开地图时,荆轲抓起卷在地图中的匕首,向秦王刺去。
②秦楚两大国相争频繁;各诸侯国视厉害所重,时而追随秦国,时而追随楚国。因而形成了一个形容在列强争夺势力范围条件下,各集团的态度动摇多次,反复无常的成语。
③禹把全国划为“九州”,并铸造象征最高权力的“九鼎”。楚庄王在推行霸业的过程中,曾率军在周王室所在的洛邑郊外耀武扬威,并派遣使者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
④春秋争霸中,越国曾被吴国打败。越王勾践不忘战败之耻,发奋图强,在室内悬挂苦胆,坐卧都要舔尝,以激励自己。勾践经过长期准备,终于灭掉吴国,称霸一时。
⑤秦赵对战,赵王派老将廉颇驻守长平,效果卓著。秦军散布廉颇要投降秦国的谣言,赵王上当。任用只会夸夸其谈、没有实战经验的赵括带兵,赵国大败。
⑥公元前4世纪中期,魏国大军包围赵都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王命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孙膑乘魏国内部空虚,直捣魏都大梁。魏军回救,中齐军埋伏,大败而归。
⑦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时曾受楚国恩典,承诺晋楚交战将退让90里报恩。公元前632年,晋楚两军相遇于城濮。晋军避退,楚军紧追不放。晋军诱敌深入,迂回包抄,大败楚军。
⑧公元前356年,秦国官员商鞅在咸阳城南门竖起一根木杆,并张贴告示:“将此木扛至北门,赏十金。”无人响应。商鞅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后来 一名壮汉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扛木杆至北门,果然得到了赏赐。商鞅因此很快提高了威信。
(1) 卧薪尝胆 (2) 纸上谈兵 (3) 图穷匕现 (4) 朝秦暮楚
(5) 退避三舍 (6) 城门立信 (7) 问鼎中原 (8) 围魏救赵
(1) ④;(2) ⑤ ;(3) ①;(4) ② ;(5) ⑦ ;(6) ⑧ ;(7) ③;(8) ⑥
“二千年之政,秦政也。这里的秦政指的是:A.贵族政治B.古代民主政治C.古代官僚政治D.以上三种政 2020-04-07 …
谭嗣同一针见血的指出:两千年之政,秦政也.毛泽东也强调百代皆行秦政制他们的观点1都揭露了中国古代专 2020-04-26 …
谭嗣同说"中国两千年之政,秦政也"分析100字左右主要是分析谭嗣同说这句话是说秦政的好还是不好?这 2020-04-26 …
近代思想家谭嗣同评论说:“中国两千年之政,秦政也。”意指秦朝对后世的影响是A.秦的暴政成后世统治者 2020-07-28 …
病句秦公一号大墓的总体积比先秦所见最大的国王墓——20世纪发掘的河南安阳侯家庄商王陵大十倍以上.秦公 2020-11-12 …
毛泽东曾做诗盛赞秦始皇:祖龙(指秦始皇)魂死秦犹在……百代都行秦政法……熟读唐人《封建论》,莫从子厚 2020-11-27 …
15.毛泽东曾做诗盛赞秦始皇:祖龙(指秦始皇)魂死秦犹在……百代都行秦政法……诗中百代都行的“秦政” 2020-11-2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谭嗣同在其著作《仁学》中指出“中国两千年这政,秦政也.(1)“秦政“建 2020-12-03 …
民国初章太炎在《秦政记》中说:“古先民平其政者,莫遂于秦。”“平其政”即“使人们在政治上平等”。这主 2020-12-22 …
2011年15-17日,青岛市政府57个部门负责人开展“网络在线问政”,共与3万余名网民集中在线交流 2020-1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