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历史沧桑,到头来什么也剩不下,永生的愿望随同历史的波涛一起消逝在我们目光尽头。这本书告诉人们在封建专制制度下上至帝王下至平民任何人的生活、权力都是没有保障的。所以我们期望有为万世开太平的圣者出现改造我们国家的根本问题--“体制”。
整本书读起来很有意思,作者黄仁宇先生由于为了写一个论文从此结缘于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让读者对历史长胜了浓厚的兴趣。在书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无奈,虽然贵为一国之君,但是有很多东西去不由他抉择。旁人可能觉得皇帝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职务,但是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由此,万历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团怄气,但他应该知道,实际上文官集团的力量是一个皇帝难以约束的。我终于知道,一个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因。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万历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
读到张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态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清算张居正的行动中,凡是和他有关的人都受到牵连,不是流放边关就是把官回乡,其中戚继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继光是一个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脱历史的惯性发展,它便是牺牲品。戚继光和张居正一样是很有作为的,戚继光发明的战法确实令人惊叹,这让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发明了各兵种协同作战,并使用火器。弗朗基和大将军炮,在当时也有一定的应用,但是他们哪里知道,西方国家已经有了大船,火炮。1587年,这一年正值西欧历史上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
黄仁宇先生认为;国家如是等等的问题,其症结到底何在,这是研治明史者所不能不认真考虑的。笔者以为,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本书力图使历史专题的研究大众化,因而采取了传记体的铺叙方式。书中所叙,不妨称为一个大失败的总记录。因为叙及的主要人物,有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他们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可以功德圆满。即使是侧面提及的人物,如冯保、高拱、张鲸、郑贵妃、福王常洵、俞大猷、卢镗、刘廷,也统统没有好结果。这种情形,断非个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已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读《老人与海》,用一段话写下自己读后的感受.真情实感,50字左右. 2020-04-26 …
比较下面的句子,说说读后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1)雨,悄悄地停了.风,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变比 2020-05-13 …
读后感200字左右,不要天,我读了书上的一篇课文——《秦始皇陵兵马俑》读后,我感受颇多.秦始皇陵兵 2020-06-04 …
让我们一起来想象“潮来前”“潮来时”“潮头过后”的景象,再交流读后的感受.我发现课文许多语句写得具 2020-06-07 …
破阵子(辛弃疾)读后感写给我把你读后的感想给我 2020-06-09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历史意义及读后感?(包括其年代背景.基本内容.历史意义.读后的感受或体会等 2020-07-01 …
搜索有关以爱为主题的文章,读一读,然后写写阅读后的感悟 2020-11-11 …
适合小学生读的好书,请选择一本你最喜欢的书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并说说你读后的感受书名:简介:你读后的感 2020-11-26 …
你曾经读过那些好书?请选择一本你喜欢的书做一个简要的介绍,并说说你读后的感受.写感受不要太多,尽量控 2020-11-26 …
读后感没有具体事例可以么我写读后感总感觉写出具体事例很别扭读后感不就是读后的感受吗非得要自己经历的具 2020-12-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