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关于清明节要扫墓的传说!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每年公历四月五日前后.这时,万物沉睡的严冬过去,万象更新的春天来到.到处是春光明媚,草木萌动的清明景象.“清明时节雨纷

题目详情
关于清明节要扫墓的传说!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我国传统节日,在每年公历四月五日前后.这时,万物沉睡的严冬过去,万象更新的春天来到.到处是春光明媚,草木萌动的清明景象.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十分恰当地反映了清明时节的自然环境和凄凉哀怨的气氛.按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人们多在清明这天扫墓,但祭扫仪式并不在清明当天,而是在临近清明的“单”日举行.据说,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茔.那为什么要在清明节上坟扫墓呢?
相传在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大战好几回合后,终於取得天下.他光荣返回故乡的时候,想要到父母亲的坟墓上去祭拜,却因为连年的战争,使得一座座的坟墓上长满杂草,墓碑东倒西歪,有的断落,有的破裂,而无法辨认碑上的文字.
刘邦非常的难过,虽然部下也帮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黄昏的时候还是没找到他父母的坟墓.最后刘邦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用手撕成许多小碎片,紧紧捏在手上,然后向上苍祷告说:「爹娘在天有灵,现在风刮得这麼大,我将把这些小纸片,抛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风都吹不动,就是爹娘的坟墓.」说完刘邦把纸片向空中抛,果然有一片纸片落在一座坟墓上,不论风怎麼吹都吹不动,刘邦跑过去仔细瞧一瞧模糊的墓碑,果然看到他父母的名字刻在上面.
刘邦高兴得不得了,马上请人重新整修父母亲的墓,而且从此以后,每年的清明节一定到父母的坟上祭拜.后来民间的百姓,也和刘邦一样每年的清明节都到祖先的坟墓祭拜,并且用小土块压几张纸片在坟上,表示这座坟墓是有人祭扫的.
清明这天还要摘采新柳,制成柳圈,戴在头上.民谚云:“清明不戴柳,生来变黄狗.”其实,清明戴柳的风俗起源很早,正如清人富察敦荣的《燕京岁时记》所云:“至清明戴柳者,乃唐高宗三月三日被拨契于渭阳,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趸毒.今盖师其遗意也.”
杭州的清明,据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馀》记载:“是日,倾城上冢,南北两山之间,车马云集,樽酒担食,山家村店,享浚遨游,或张幕籍草,并鲂随波,日暮忘返.”这里描写的既是去上坟又是去春游.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
看了关于清明节要扫墓的传说!清明节...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地球公转轨道变为R'(原为R),使地球公转一个周期即新的一年刚好是360新日.地球公转轨道变为R'  2020-05-15 …

材料一:深秋的星期天,东北风带来了阵阵凉意,但这丝毫也影响不了家住美丽小城媚江市的王明、李浩、赵佳  2020-07-06 …

白天看见月亮上午10点,我在学校操场做操时,发现我正上方有月亮!!!!!当时是个阳光明媚的大晴天啊  2020-07-1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新文人画”的概念首先在新,新旧文人划分的主要标准是时间分段。在中国  2020-07-20 …

[讨论]设计水平的标准是什么?一个浮躁的年代,一群可爱而富有激情的人,一个自视极高的群体,设计,真正  2020-11-03 …

胡适在1923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25年来,只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  2020-11-03 …

我需要发一封英文邮件,内容附在问题补充里,希望客户能来中国,来我们公司参观希望你们帮帮忙急用!大致内  2020-11-06 …

胡适说:“有三个杂志可代表三个时代,可以说创造了三个新时代:一是《时务报》;一是《新民丛报》;一是《  2020-11-1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小题。“新文人画”的概念首先在新,新旧文人划分的主要标准是时间分段。在中国文  2020-12-14 …

鸟类呼吸时新鲜空气通过肺部的方向是()A.吸气时新鲜空气从头方到尾方穿过肺,呼气时是从尾方到头方穿过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