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背景材料:2012年4月13日,我国发布的《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2012)》指出,微博作为媒体平台在2011年崛起,微力量推动社会改革,微公益提振社会和谐度。报告列举了

题目详情

背景材料:2012 4 13 日,我国发布的《中国社会舆情年度报告( 2012 )》指出,微博作为媒体平台在 2011 年崛起,微力量推动社会改革,微公益提振社会和谐度。报告列举了一串例子来证明 2011 年微力量促进了一系列社会事件向改良的方向发展:郭美美事件促使了我国捐款条例的出台;徐武事件促进了精神卫生法出台;小悦悦事件促进了社会道德建设;校车事件促进了校车安全管理; “7 · 23” 动车事故促进了中国铁路改革;钱明奇事件促进了暴力拆迁立法;剖腹放水事件促进了社会保障救助制度。

(1)请运用质变与量变的知识分析, 微力量”、“微公益”对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上述材料揭示了实践与认识的哪些道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①唯物辩证法关于质变与量变的关系原理告诉我们,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两种状态,其中量变是一种渐进的、不显著的变化。(2分)   ②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微力量”、“微公益”的兴起及其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4分)   ③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做好量的积累,为促进我国社会和谐发展创造有利条件。(3分)   (2)①实践具有主观能动性。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可以创造出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人们实践的发展推动了我国社会道德建设和社会保障救助制度不断完善。(3分)   ②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地发展着的。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规模和水平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3分)   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5分)④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2分)
看了背景材料:2012年4月13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自2015年10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我国享受小型微利企业减半征税的标准由年应纳税所得额  2020-05-13 …

2010年4月1日《××日报》发布了“2009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其中农林牧  2020-06-20 …

2010年4月1日《××日报》发布了“2009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根据其中农林牧  2020-06-20 …

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追根溯源,下列选项中与  2020-12-18 …

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欢迎。  2020-12-18 …

据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追根  2020-12-18 …

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我国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欢迎。  2020-12-18 …

据新华社报道,自2008年1月1日起,清明、端午、中秋节纳入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受到国人的追捧。追根  2020-12-18 …

不是说蛟龙号创造了深潜世界记录吗?这个怎么回事据法新社1日报道,皮卡尔出生于比利时布鲁塞尔,1960  2020-12-22 …

2015年1月1日起,杭州市城区实行全新的阶梯水价,之前为了解某社区居民的用水情况,随机对该社区20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