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有关团结,舍生取义,惜时和友情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各三个

题目详情
有关 团结,舍生取义,惜时和友情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各三个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关于舍生取义的名言和事例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苏武牧羊的故事妇孺皆知.苏武被扣于匈奴后,匈奴贵族先以名利引诱,后以严刑威胁.但苏武始终大义凛然,宁死不屈.匈奴贵族无计可施,便“徙武北海上无人处”.苏武则“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他仍拄着汉朝的旄节,不屈节辱命.他出使时正值壮年,待其归汉之时,已是须发皆白.他成为我国历史上坚持民族气节的著名人物.
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逃往日本.谭嗣同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他坚信“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泰然赴死,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句.谭嗣同在能够出走的情况下没有出走,而是选择了舍身取义,准备用他的鲜血来唤醒沉睡的国人.真正是做到了“我以我血荐轩辕”!谭嗣同的死,对后世的影响及其长久深远,绝对如他自己所说,是死得其所!这也是大义,不是一般人的大义,也更值得人们尊重和景仰!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南宋末年,在蒙古军队的打击下,面临着亡国的威胁,文天祥毅然肩负起抗元重任,号召四方英雄豪杰起兵,下定决心抗元到底.由于势单力孤结果被元军俘获.面对敌人高官厚禄的劝降,文天祥不为所动,只求义死而不求苟生.最后为国捐躯.他死后留下了大量诗文,其中如《过零丁洋》中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狱中所作的《正气歌》以及死后从其衣带中发现的“衣带诏”(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都已成为光照日月、气壮山河的绝唱,成为民族精神财富的宝贵部分.文天祥也因此成为永垂不朽的民族英雄.
看了有关团结,舍生取义,惜时和友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用两个论据论证"势力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放弃,贯事实而不衰,历坦险而益固"请以  2020-05-20 …

求穿越的理论依据以及事实依据理论依据貌似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事实依据的话我倒是不清楚请各位对穿越  2020-06-06 …

清代朱震林在《西清散记》里,记友人柯山论人生的“四憾”,此“四憾”是“幼无名师,长无良友,壮无实事  2020-06-23 …

有志者事竟成的事实论据3个,道理论据5个事实论据不要太短也不要太长,要明显可以论证的  2020-07-08 …

司法机关和执法机关在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处理时。必须依据的原则()A.以法律为依据,以事实为准绳B.  2020-07-29 …

8.关于自信与自卑、自负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自信依据的事实是真实的,而自卑、自负依据的事实是  2020-11-24 …

关于自信与自卑、自负的区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自信依据的事实是真实的,而自卑、自负依据的事实是虚假  2020-11-24 …

什么是道理论证和事实论据?道理论证:名言警句公式定理;事实论据:典型事例,史实和统计数字等.  2020-12-23 …

打官司就是打证据这是因为()①证据就是客观事实②证据是官司胜负的关键砝码③证据是查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唯  2021-01-04 …

英语翻译A:你有证据吗?没有证据就不要乱说.B:我说的是事实,事实就是事实,不相信就是你的事了(求把  2021-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