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文,完成1~4题。西湖梦余秋雨西湖胜迹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扬眉吐气的,是白堤和苏堤,两位大诗人、大文豪,不是为了风雅,甚至不是为了文化上的目的,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 1~4题。

西湖梦

余秋雨

西湖胜迹中最能让中国文人扬眉吐气的,是白堤和苏堤,两位大诗人、大文豪,不是为了风雅,甚至不是为了文化上的目的,纯粹是为解除当地人民的疾苦,兴修水利,浚湖筑堤,终于在西湖中留下了两条长长的生命堤坝。

清人查容咏苏堤诗云:“苏公当日曾作此,不为游观为民耳。”恰恰是最懂游观的艺术家不愿意把自己的文化形象雕琢成游观物,于是,这样的堤岸便成了西湖间特别显得自然的景物。不知旁人如何,就我而论,游西湖最畅心意的,乃是在微雨的日子,独个儿漫步于苏堤。也没有什么名句逼我吟诵,也没有后人的感慨来强加于我,也没有一尊庄严的塑像压抑我的松快。它始终只是一条自然功能上的长堤,树林也生得平适,鸟鸣也乐得自如。这一切都不是东坡学士特意安排的,只是他到了这里做了太守,办了一件尽职的好事。就这样,才让我看到一个在美的领域真正卓越到了从容的苏东坡。

但是,就白居易、苏东坡的整体情怀而言,这两道物化了的长堤还是太狭小的存在。他们有他们比较完整的天下意识、宇宙感悟。他们有他们的比较硬朗的主体精神、理性思考,在文化品位上,他们是那个时代的峰巅和精英。他们本该在更大的意义上统领一代民族精神,但却仅仅因辞章而入选为 一架僵硬机器 中的零件,被随处装上拆下,东奔西颠,极偶然地调配到了这个湖边,搞了一下别人也能搞的水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历代文化良心所能做的社会实绩的极致。尽管美丽,也就是这么两条长堤而已。

也许正是对这类结果的大彻大悟,西湖边上又悠悠站出来一个林和靖。他似乎把什么都看透了。隐居孤山 20年,以梅为妻,以鹤为子,远避官场与市嚣。他的诗写着实高明,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两句来咏梅,几乎成为千古绝唱。中国古代,隐士多的是,而林和靖凭着梅花、白鹤与诗句,把隐士真正做道地、做漂亮了。在后世文人眼中,白居易、苏东坡固然值得羡慕,却是难以追随的;能够偏偏到杭州来做一位太守,更是一种极偶然、极奇罕的机遇。然而,要追随林和靖却不难,不管有没有他的才分。梅妻鹤子有点烦难,其实也很宽松,林和靖本人也是有妻子和小孩的。哪儿找不到几丛花树、几只飞禽呢?在现实社会碰了壁、受了阻,急流勇退,扮作半个林和靖是最容易不过的。

这种自卫和自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机智,也是中国知识分子的狡黠。不能把 志向 ①实现于社会,便躲进一个自然小天地自娱自耗。他们消除了 志向 ②,渐渐又把这种消除当作了 志向 ③。安贫乐道的达观修养,成了中国文化人格结构中一个宽大的地窖。尽管有着浓重的霉味,却是安全而宁静。于是,十年寒窗,博览文史,走到了民族文化的高坡前,与社会交手不了几个回合,便把一切沉埋进一座座孤山。

结果,群体性的文化人格日趋黯淡。春去秋来,梅凋鹤老,文化成了一种无目的的浪费。 封闭式的道德完善导向了总体上的不道德。 文明的突进,也因此被取消,剩下一堆 梅瓣 鹤羽 像书签一般 ,夹在民族精神的史册上。

(《西湖梦》节选)

1.写出你对这篇散文中几个词语的理解。

1)第三段中“一架僵硬机器”指的是什么?(不超过10个字)

2)第五段中加点的三个“志向”,内含是否相同?

2.最后一段中画线语句的含义是什么?

3.文章最后一句使用了借代、比喻的方法,阅读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句中“梅瓣”“鹤羽”指代的是               。(答案不超过10个字)这里使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其好处是                        。(答案不超过22个字)

2)“像书签一般”的比喻,提示了其主体                  的特点。(答案不起过12个字)

4.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白居易、苏轼对自然、社会及苏堤建筑有着较为完整和独立的认识,达到了他们所处的时代的最高水平。

B.白堤、苏堤便利了百姓,可作者却基于对白、苏二人及社会的整体认识,借此表达了一种遗憾、一种批判。

C.作者称赞了林和靖的清高和才华,认为他才真把隐士“做道地、做漂亮了”,后来的归隐者不过是东施效颦。

D.文中白、苏与归隐文人构成了鲜明对比,作者热情赞扬了白、苏的积极入世,对归隐者也给予了深厚的同情。

E.作者由西湖的历史遗迹及故事引起思索,谴责了封建的用人制度,并从社会进步的角度对文人归隐给予了批判。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见详解
看了阅读下文,完成1~4题。西湖梦...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分裂的时期,但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  2020-05-16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曾出现过分裂的时期,但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  2020-05-16 …

古时的辽国和金国去了哪里?我们在电视里经常看到有辽国和金国常来侵占宋国,宋国古时当然是中国了,而辽  2020-05-17 …

方程:三个数的和是108,甲数的4倍等于乙数的5倍,甲数比丙数少10,问三个数...方程:三个数的  2020-06-03 …

逻辑推理.不要只写答案.A、B、C、D分别是中国、日本、美国和法国人,已知:1、A和中国人是医生;  2020-06-08 …

读东北三省略图,回答问题:(1)东北三省位于我国东北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是中国和邻国的分界河,鸭绿  2020-07-25 …

《中华人民共和国引渡法》是国际法还是国内法按照制定和实施法律的主体不同,法可划分为国际法和国内法。下  2020-11-06 …

下列关于美国与巴西的叙述,错误的是[]A.美国和巴西都是西半球的国家B.美国和巴西土著居民都是印第安  2020-11-07 …

英国和美国的代议制是资本主义最具代表性的政治制度,下列表述和评价正确的是[]A.美国代议制优于英国代  2020-12-22 …

人民是国家的主人,青少年是共和国的公民。人民和公民的概念是我们首先要分辨清楚的。下列句子中对“公民”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