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母亲的孤寂如雪花飘落春节回家,看古稀之年的母亲高兴地试穿着我为她新买回的衣衫,欢欣地张罗着做这做那,我便以为母亲还如往的健朗。可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母亲的孤寂如雪花飘落

春节回家,看古稀之年的母亲高兴地试穿着我为她新买回的衣衫,欢欣地张罗着做这做那,我便以为母亲还如往的健朗。可是到了晚上。发现母亲腿疼得连觉都睡不好,我便说为她捏一捏,或许能轻松些。可到第二天晚上母亲说没事了,不用捏了。可我知道她的疼痛依然。母亲说,你走了谁还给我捏?我说,我不还没走吗?心中酸楚,手上不由加了些力,冰凉的泪滴无声落在母亲的背上。

蓦然想到那个冬天,我出差回来路过老家,想顺便回家看看便下了车。天正下着雪。纷纷扬扬的雪花漫天飘舞,为冬季的乡村平添了几分宁静和冷穆。家里很静,院里的雪也静静地落着,无人打扰也无人踩踏。我破例没有一进院门便呼唤母亲,想给父母一个惊喜。我悄悄进了屋门,却只有母亲一个人躺在床上,我刚好看到母亲脸上正滴落的泪。我讶异而惊慌,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母亲有些难为情地忙抹掉脸上的泪说,没什么,只是有点闷得慌。原来,母亲因为腿部骨质增生刚刚做了手术不能动,父亲出门去了。母亲一个人,望着窗外纷纷扬扬的雪花,想到儿孙绕膝的热闹,觉得这有雪无人的日子不像个家了,不由得伤感起来。我默然,心中一根久已麻木的弦被拔动了,一缕愧疚闪过。忙碌而坚强的母亲,原来也有这么柔弱的一角,这被我们忽略多久了?不一会儿,我们分散各地的姐弟几个竟全部不期然回到了家中。那漫天飘舞的雪,使我们的相聚多了几分温润,母亲重又欢欣起来,慈爱的目光笼着我们进进出出。母亲的孤寂转瞬即逝,如若不是我偶然遇见,我们将永远不得而知,母亲也将会永远把这孤寂埋在心底。我们在外奔波累了,像倦飞的小鸟回到母亲的身边,熨帖心情,抚慰灵魂,然后在母亲不舍的目光中,带着满足和轻松重新上路。可我们谁知道母亲有过多少个这样孤寂伤感的瞬间呢?

我们常常习惯于母亲的关爱。儿女是母亲心中牵出的丝线放着的风筝,无论飞多高多远,始终难离母亲的目光。我们每一个细微的挣扎,都是母亲内心的一次牵痛。当我们习惯于这种目光,司空见惯于这种注视,我们又常常忽略她的存在如同忽略空气的存在,以为那是天经地义,理所当然。对母亲偶尔絮絮的诉说,也经常似听非听,甚至对母亲所说的“鸡毛蒜皮”不以为然。我们有理由说我们太忙,我们在奔生活。

母亲的心胸博大宽广而包容一切,她甚至也包容自己的孤寂,包容我们的忽略。只是当我们像阵风一样匆匆拂过母亲的身边,会偶尔听一声轻微的叹息,我们也许会心动一下,但来不及品味那是因为劳累还是因为别的什么,只要母亲健朗,看到她还在进进出出,没有躺在床上,我们便很少顾及母亲的心境和情感,更不用说用心品咂了。习惯使我们麻木而习以为常。当然,母亲从不埋怨我们的视而不见,对我们的关爱也一如既往。可是,从那个冬季的雪天以后,我知道母亲也会孤寂的,心里默默请求着母亲的原谅。虽然由于羁绊太多,仍没有多少时间陪伴母亲,但在我的心里,对于母亲有了越来越多的牵挂。只要有机会,总要想方设法回到母亲身边,哪怕只一两天也好。

不知哪里传来悠悠的老歌,“从来就不曾想起,永远也不会忘记”,突然间泪水盈眶。远在家乡的母亲,儿女的思念能慰藉您孤寂的心吗?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4分)(两项都选对给4分,只选一项且正确给2分,有选错的给0分)

A.“我”是文章的一个叙述者,将人物和情节串联起来,“我”在文中是一个线索人物。

B.文中虽然没有花费大量的笔墨描绘母亲为儿女所做的事,但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已突显出来。

C.本文善于借助多种表现手法,细节描写、环境描写、肖像描写等手法交错运用,刻画了母亲的形象。

D.这篇散文语言华丽,写了流淌着情感热血的人和事,有真情实感。

E.在当今社会,“如何孝亲”是一个必须认真面对的话题,文章洋溢着这种气息。

2.文中画线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

 

 

3.母亲在文中有着怎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4分)

 

 

4.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在外奔波累了,像倦飞的小鸟回到母亲的身边,熨帖心情,抚慰灵魂,然后在母亲不舍的目光中,带着满足和轻松重新上路。可我们谁知道母亲有过多少个这样孤寂伤感的瞬间呢?”结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联系现实谈谈对“孝道”的看法。(8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CD2.①渲染烘托,雪天的宁静和冷穆,渲染(营造)环境的冷寂,烘托母亲的孤寂。②照应文题,照应标题“孤寂如雪花飘落”。(答出“渲染、烘托、照应中任两点可得4分)3.①忙碌而坚强。分析:“母亲欢欣地张罗着做这做那,我便以为母亲还如往的健朗。第二天晚上母亲说没事了,不用捏了。” ②慈爱,心胸博大宽广。分析:“母亲的心胸博大宽广而包容一切,甚至也包容自己的孤寂,包容我们的忽略。母亲从不埋怨我们的视而不见,对我们的关爱也一如既往。”③孤寂或柔弱。分析:“母亲一个人躺在床上,我刚好看到母亲脸上正滴落的泪。”(形象与分析任答两点即可,每点2分,共4分)4.(1)母亲既给了我们物质上的关爱,又给了我们爱的抚慰。(2)我们只注重了对父母吃、穿、住、行等物质方面的给予,却忽略了情感上和精神上的关爱和慰藉。(4分) 联系现实:(1).物质上给予一定的满足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多给予老人们关爱,常回家看看,或是打打电话聊聊天,在心里,多一份对于老人的牵挂,给予精神上、情感上的慰藉。孝道理
《尔雅》“善事父母为孝”,汉代贾谊《新书》“子爱利亲谓之孝”。也就是说“孝道”不只是供给父母吃、穿、住、行所需的物品,不只是父母外在身体的健健康康,也不只是偶尔相陪时短暂的热闹,而是要将“事”和“爱”合在一起。(2)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4分,联系现实结合学生实际能自圆其说即可,比如沟通,帮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等等。)
1.
分 析:
此题可以根据文本内容逐项排查即可得出答案。C文章没有“肖像描写”;D“语言华丽”错。
考点:
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2.
分 析:
一般来说,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有以下几点:(1)渲染、营造某种氛围或气氛;(2)展开、推动故事情节发展;(3)象征和暗示,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性格;(4)衬托人物心情;(5)交代任务活动环境;(6)深化文章主题。本文结尾的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的同时,也给人精神鼓舞。本题可结合文本内容据此回答。
考点: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3.
分 析:
要分析人物形象,需结合文本内容,从人物的言行举止、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客观叙述等方面,加以分析概括即可。
考点:
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4.
分 析:
这是一道探究题,此类题目的答题思路一般是观点加分析。要结合对文章的理解,并联系实际,做到言之成理,有理有据。注意从从主题思想、形象塑造和结构安排三个方面探究。
考点: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看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读“新疆地形图”,回答问题:(1)新疆“三山夹两盆”的地形,图中的ABC指的“三山“,其中A为、B  2020-04-08 …

读图回答有关新疆的问题:(1)新疆的地形被形象地称为“三山夹两盆”,其中的“三山”指的是①山、天山  2020-04-08 …

关于我国西北地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山地为主,新疆的地形有“三山夹两盆”之说B.  2020-04-08 …

关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地形以山地为主,新疆的地形有“三山夹两盆之  2020-04-08 …

读“新疆”图,回答下列问题:(1)在图1中,新疆的地形是典型的“三山夹两盆”:其中,A:山脉;B:  2020-04-08 …

某地开辟了一块长方形的荒地,新建一个以环保为主题的公园,已知这块荒地的长是宽的2.5倍.它的面积有  2020-04-26 …

)相助形容善意自责的成语是()南来北往(照样子写成语两个)詹天佑)相助形容善意自责的成语是()南来  2020-06-12 …

中学生活会把我们带进一个崭新的天地。“新天地”可以是新的学校和新的班级环境,可以是新的课程、新的教  2020-06-26 …

进入中学后,我们会遇进入中学后,我们会遇到很多新鲜事物,初中生活把我们带进一个崭新的天地,新的环境  2020-06-26 …

照样子,写句子。例:父亲坚毅地说:“我们去开一块新的菜地”...照样子,写句子。例:父亲坚毅地说:  2020-06-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