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节选)①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
出师表(节选)
①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②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 是以众议举宠为督 。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③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9. 选文作者原名 (人名),他是三国时的政治家、 。(2分)
10.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
是以 众议举宠为督
11. 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选文的中心内容是希望陛下能“亲贤臣,远小人”。
B.①②两段中,作者推荐的人都是“贞良死节之臣”。
C.选文运用了对比手法:文臣武臣对比,亲者远者对比。
D.选文中的三个段落都是围绕“用人之道”逐层展开。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隋唐时期,官员上朝奏事也均有座。 2020-04-07 …
(5分)成大事者必有静气陈常青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 2020-05-13 …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陈常青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龢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自古贤圣之 2020-05-13 …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陈常青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自古以来 2020-05-13 …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陈常青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自古以来 2020-05-13 …
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7分)汉武帝乳母尝于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东方朔。朔曰:“此非唇舌所争, 2020-06-27 …
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自古以来贤圣之人,越是遇到惊天 2020-07-04 …
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隋唐时期,官员上朝奏事也均有座。 2020-07-13 …
成大事者必有静气陈常青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龢教导弟子时所言,他认为:自古贤圣之人 2020-11-10 …
阅读议论文,完成问题。成大事者必有静气陈常青①“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 2020-11-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