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片段,回答问题。权以公孙渊称藩①,遣张弥、许晏至辽东拜渊为燕王,(张)昭谏曰:“渊背魏惧讨②,远来求援,非本志也。若渊改图③,欲自
阅读下面的文言片段,回答问题。
权以公孙渊称藩 ① ,遣张弥、许晏至辽东拜渊为燕王,(张)昭 谏 曰:“渊背魏惧讨 ② , 远来求援,非本志也。 若渊改图 ③ ,欲自明于魏,两使不反,不亦取笑于天下乎?” 权与相反覆 ④ ,昭意 弥 切。权不能 堪 ,案 ⑤ 刀而怒曰:“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而数于众中折孤,孤尝恐失计 ⑥ 。”昭熟视权曰: “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患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于床下,遗诏顾命 ⑦ 之言故在耳。” 因涕泣横流。权掷刀致地,与昭对泣。然卒 ⑧ 遣弥、晏往。昭忿言之不用,称疾不朝 ⑨ 。权恨之,土塞其门,昭又于内以土封之。渊果杀弥、晏。权数慰谢昭 ⑩ ,昭 固 不起,权因出过其门呼昭,昭辞疾笃 。权烧其门,欲以恐之,昭更闭户。权使人灭火,住门良久,昭诸子共扶昭起,权载以还宫,深自克责。昭不得已,然后朝会。
(《三国志·吴书·张昭传》)
[注]①称藩:公元228年(魏明帝太和二年),辽东太守公孙渊意图立国,遣使至江东通好孙权,并愿臣属。藩,封建王朝分给诸侯、王的封国或臣服之国。③背魏惧讨:背叛魏国,害怕受到讨伐。③改图:改变意图。④反覆:反复。⑤案:通“按”。⑥失计;拿错了主意。⑦遗诏顾命:临终时赠我诏书,给我下达命令。⑧卒:终于。⑨称疾不朝:自称因病不能上朝议事。⑩数慰谢昭:多次慰问张昭,向张昭道歉。谢,道歉。 昭辞疾笃:张昭以病重为借口推辞(孙权的邀请)。
(1)解释文中加黑的字。
①谏:___________ ②弥:_______________
③堪:___________ ④固:_______________
(2)翻译文中画线的两句话。
①若渊改图,欲自明于魏,两使不反,不亦取笑于天下乎?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臣虽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诚以太后临崩,呼老臣于床下,遗诏顾命之言故在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孙权对张昭的态度有几次变化?每次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什么原因使张昭再次上朝议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①劝告。②更加。③忍受。④固执。 (2)①如果公孙渊改变意图,想向魏国表明忠诚之心,我们派去的两名使者(被杀)回不来,那么,我们不也会被大下人取笑吗?②我即使知道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每次总是竭尽忠诚而近于愚蠢,其原因实在是因为太后临死的时候,把我叫到床前,给我下达诏书,临终嘱托的话依然存在罢了。 (3)三次变化。第一次因为反复与张昭商议派使者,张昭反对;第二次因为张昭表达对太后遗嘱的忠诚;第三次因为两位使者被杀,证明张昭的推测是正确的。 (4)孙权真诚地认错,以烧门的方式迫使张昭出来,加上张昭的几个儿子一起扶他出来,等等,几个方面的原因。
远远流长源远流长渊远流长渊源流长?正确的哪个捏最好能分别解释一下 2020-04-26 …
是渊远流长,还是源远流长? 2020-04-26 …
源远流长和渊远流长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呀? 2020-05-21 …
源远流长和渊远流长这两个词有什么区别呀? 2020-06-29 …
渊远流长还是缘远流长都是成语吗? 2020-06-2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谜语文化渊远流长,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产物,是我国汉文化的璀灿明珠。 2020-06-29 …
左边一个火字旁,右边是个卓组成的字怎么念啊?是这样的,我有个朋友的名字里有个这样的字,但我又不知道 2020-07-03 …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列各题。筷子文化筷子作为中国文化的象征,渊远流长,看似平淡无奇的筷子有着丰富 2020-07-05 …
下列选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遐想辐射远见卓识合盘托出B.荒僻厮守渊远流长风烛残年C.慰藉枯燥 2020-12-10 …
(3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印度与我国都是世界文明古国,两国的交往渊远流长。早在秦汉时期中 2021-0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