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18分)狗事陈忠实幼时爱狗成癖,书包中常装着狗崽,课堂上老师提问:“孔融为什么让梨?”狗崽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5 题。( 18 分)

    事

陈忠实

    幼时爱狗成癖,书包中常装着狗崽,课堂上老师提问:“孔融为什么让梨 ? ”狗崽就抢先回答:“汪汪汪,呜 ! ”

    那时候庄稼人吃饭艰难,不养狗;那时的狗性情极温顺,瘦骨嶙峋,走起路也是顺墙溜,轻手轻脚,不曾有过朗叫;撒尿也懒得抬腿;谦恭友好,谁叫跟谁走,不分贵贱,不看身份,走了就把你当主人。怯怯地移近你,躬身依你伏卧,尾巴也夹得紧,眼睛偷偷给你送媚色 ! 很会拍马屁,伸出温吞吞的舌舔你手,像小媳妇一样温存。

    后来长大成人知道了狗事原是与人事相通,且中国文化关于狗故事极多:狗尾续貂、狗彘不如、鸡鸣狗盗、丧家之犬、狗里狗气、落水狗、狗腿子、狗男女……谁粘上狗名就没了人品 ! 如此,谁敢与狗套近乎 ? 称兄道弟拉哥们关系 ? 看来做狗确实很委屈。

    沧海桑田,近年养狗却成时尚。狗事亦有了辉煌巨变。狗口大有赶超人口增长的势头。狗族竟也繁衍得名目繁多,叫价令人咋舌 ! 狗医院、狗商店、狗协会、狗东西繁不胜举,有的竟过得如同大款、巨星般阔了。走近村堡巷里,一头游狗大刺刺地迎头扑来,满脸的骄横,脾气很火爆,开口就咆哮撒泼,没理可讲的,专拣热闹的十字街头撒尿,一条腿高扬着,大有指点江山的雄姿。屎也绝对不吃了,村里就少了唱歌般的呼狗声。家家门户紧闭。敲门询问,人未语,狗却叫得热烈 ! 主人开门,那物儿暴跳如雷,更是凶恶,一条铁链绷得钢棍一般,这已是普遍礼遇。邻居往来,门外高声呼叫:“有狗么 ? ”这对往昔的“有人吗”简直是讽刺。人人自是很少往来,墙越垒越高,狗越养越多,晚上睡觉还做噩梦。夜就成为犬吠的世界,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一狗声起,万狗呼应 ! 一时狗吠如潮,夜就失了韵致,月亮也消了清朗,而人却缩得更紧了。

    狗事张扬起来了,是人的自我价值的贬值么 ? 是人心隔得太远了么 ? 既是无法沟通,就连心扉也实实地关了 ! 再牵条狗看守着,他人不得入内,各自守着一方青天,春夏秋冬自是冷暖不同,本是溶溶的浩荡天地却让狗族割据成一块块囚牢 ! 连狗自己也囚于牢中了,一条铁链,一盆狗食,一窝起居,也就无法跨出牢门一步了。

    前日驱车到八里坪村,却极少见到狗,走近山民家门,山外人高呼:“有狗吗 ? ”主人却在另一山头答道:“没有哟 ! 自己进去喝水 ! ”推门而入,果然无狗。偶尔也碰到一条狗,但却很礼貌,嗅嗅你便是了。然后调转头跑向灌木丛逮蝴蝶去了。山外人心里极妥帖于山野之气,茂林之色,潺潺水声中感悟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存在。于是便浪语:情愿死在这里 ! 又说回去将狗全打死,煮了,吃了,自己解放自己。这自是废话 ! 世事如此无狗怎成 ? 这是需要,却亦是人自身的悲哀了。

1 .任何一篇好的散文都不会无感而发。本文作者之所以对“狗事”感兴趣,专门撰文谈论,这是为什么 ? ( 2 分)

答:这是因为                                                                  

2 作者看来,过去的狗和近年的狗的性情是有区别的,请分别指出过去的狗和近年的狗的性情各有什么特点。 (2 分 )

过去的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近年的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     ____

3 .本文第四段写“邻居往来,门外高声呼叫:‘有狗么 ? ’这对往昔的‘有人吗’简直是讽刺”。( 6 分)

1 )喊“有人吗”,反映出叫门人怎样的心理 ? 反映了怎样的人际关系 ? (2 分 )

2 )喊“有狗么”,又反映出叫门人怎样的心理 ? 反映了怎样的人际关系 ?(2 分 )

3 )这种问狗与问人的对比说明了什么 ?  ( 2 分)

答( 1 )                                                                       

2 )                                                                       

3 )                                                                        

4 .阅读文章最后一段:( 4 分)

(1) 结尾所说的“世事如此无狗怎成”一句中,“世事”指的是怎样的一种社会状况 ?

(2) 本段在全文结构中起什么作用 ?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答:( 1 )                                                                       

2 )                                                                          &n

语文
作业帮用户2017-02-18 举报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4亿+用户的选择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狗事原是与人事相通(或用自己的话,言之成理也可得分)

2 . 过去的狗:温驯平等 ( 不分贵贱,不看身份 ) 真诚友好 ( 谦恭友好 ) ;

  近年的狗:骄横火爆无公德
3 .( 1 )盼望主人在家,有一种愿意交往的亲切感,反映出人与人之间关系融洽 。

  ( 2 )担心有狗伤人,有一种对人际交往的恐惧,反映出人与人之间即使不是存有隔阂,至少也是存在距离。

  ( 3 )往昔先问人,现在先问狗,如同后文所说是“人的自我价值的贬值”。

4 .( 1 )人心隔得太远了(或“无法沟通”;“溶溶的浩荡天地却让狗族割据成一块块囚牢”。)

  ( 2 )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对人与人之间没有隔阂的那种淳朴民风的怀念。

5 . B 、 D

( A 含蓄地表明,那些过分追求物质生活的都市现代人之间沟通减少,感情变得冷淡。   C 原文没有不尊重大款、巨星的意思; E 不能说作者“从心里”认为,养狗是一种需要。而是表现了作者对当前人际关系冷淡的无奈,对贬损自我价值的那类人的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