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穆公亡马秦穆公①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②。”即以次③饮之酒

题目详情
穆公亡马
    秦穆公尝出而亡其骏马,自往求之,见人已杀其马,方共食其肉。穆公谓曰:“是吾骏马也。”诸人皆惧而起。穆公曰:“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居三年,晋攻秦穆公,围之。往时食马肉者相皆曰:“可以出死,报食马得酒之恩矣。”遂溃围。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此德出而福反也。
(选自《说苑•复恩》)【注释】①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   ②不饮酒者杀人:不喝酒会死人的。   ③次:次序。
④出死:出力(为国君)拼死作战。   ⑤惠公:晋国国君。
(1)请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共2处)
穆 公 卒 得 以 解 难 胜 晋 获 惠 公 以 归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其骏马 ___
三年 ___
溃围 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即以次饮之酒,杀马者皆惭而去。
(4)选文最后一句话“此德出而福反也”是否显得多余?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注意本题断两处.
这句话的意思为:穆公终于幸免于难,并打败晋国,抓了晋惠公回来;还要注意,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故断句为: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
(2)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丢失了自己的骏马;亡:丢失.
②句意为:过了三年;居:过了.
③句意为:于是冲散了晋军的包围;遂:于是,就.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翻译这句话时,注意“即”,于是;“去”,离开.句意为:(秦穆公)于是依次给他们酒喝,杀马的人(喝了酒之后)都惭愧的离开了.
(4)本题考查理解语句是否多余.解答这类题时,一般先回答不多余;然后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来分析不多余的原因,一般从于全文内容的关系上来分析即可.
阅读全文,了解内容,文章最后用“德出而富反”,总结全文,对秦穆公以德服人、因德得福作出评论;“德出”概括了上文骏马被人宰杀后,秦穆公不但不治罪,反而怕众人食马肉致死,亲手给他们斟酒喝;“富反”点明后来秦穆公遭晋国围攻,得到食马人的救援,解除危难,并战胜了晋国.
综上所述,答案为:
(1)(2分)穆公卒得以解难/胜晋/获惠公以归(划对一处得1分)
(2)(3分)①丢失.②经过,过了.③于是,就.
(3)(2分)(秦穆公)于是依次给他们酒喝,杀马的人(喝了酒之后)都惭愧的离开了.
(4)(3分)不多余.文章最后用“德出而富反”,总结全文,对秦穆公以德服人、因德得福作出评论(1分);“德出”概括了上文骏马被人宰杀后,秦穆公不但不治罪,反而怕众人食马肉致死,亲手给他们斟酒喝;(1分);“富反”点明后来秦穆公遭晋国围攻,得到食马人的救援,解除危难,并战胜了晋国.(1分)
看了穆公亡马秦穆公①尝出而亡其骏马...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魏文侯燕①饮,皆令诸大夫论己。或言君仁,或言君义,或言君之智也。至于任座,任座曰:“君不肖君也。得  2020-05-16 …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2分)魏文侯燕①饮,皆令诸大夫论己。或言君仁,或言君义,或言君之智也。至于任  2020-05-16 …

请教《黄花岗烈士事略序》中几个“以”的用法和意义.1.“时予方以讨贼督师桂林”中的“以”2.“倘国  2020-05-17 …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2020-06-16 …

考研古代汉语标点题我想问一个地方.比如只给这一段.以粟易械器者不为厉陶冶陶冶亦以其械器易粟者岂为厉  2020-06-1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凡不在  2020-06-25 …

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礼,陈蔡大夫谋  2020-07-02 …

英语翻译原文:孔子迁于蔡三岁,吴伐陈.楚救陈,军于城父.闻孔子在陈蔡之间,楚使人聘孔子.孔子将往拜  2020-07-0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凡不在六艺  2020-07-0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诸阴阳之道…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凡不在六艺之  2020-1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