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安阳同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明代南京城墙经历600多年的历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京是我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与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安阳同称为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
明代南京城墙经历600多年的历史沧桑,仍旧昂然屹立,忠诚的守护着这所城市。它不仅是中国古都中保护最为完好的古代城墙,也是世界上保存至今最大的一座古代城垣。
南京明城墙,据初步估算共耗费了数亿块城砖。大多数城砖留有铭文,少则一字(或一个符号、记号),多则70余字,这不仅是南京明城墙的一大特点,也是南京明城墙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明城墙的城砖铭文,为我们进一步研究南京城砖产地的分布;中国汉字在明初的简化字与异体字;中国民间的书法、篆刻艺术;中国姓氏文化在明初的演变以及明初实行的责任制等,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为我们认识南京城垣的发展和变迁,提供了实物佐证。
南京城墙是一件历史的艺术品,它已经成为南京的城市名片。作为一件能够融合现代功用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同时也作为一种资源的南京城墙具备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旅游、美学等价值。
材料二 山东某地采用循环经济的理念,将秸秆“吃干榨尽”,对秸秆利用进行了有益探索。该地是小麦种植基地,秸秆消化问题是当地的一大难题,一些农户为图方便偷偷焚烧秸秆,当地禁烧压力很大。后来,该地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蘑菇种植企业,蘑菇厂对秸秆的大量需要,让原本难以处理而成为“包袱”的秸秆摇身一变成了香饽饽。然而,蘑菇厂每年产生的6万吨菌渣,四处堆积,臭气难闻,也引来周边群众的投诉,由此,该蘑菇厂开始寻找下游菌渣处理企业。山东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得知消息后主动前来,并把厂子建在该蘑菇厂旁边,他们将买来的菌渣加上猪粪,经过发酵,制成了很好的有机复合肥。该公司将生产出来的有机复合肥直接卖给周边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种植户以及大片经济果林的种植农户,不仅大大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实现了秸秆利用的大循环,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
(1)结合材料一分析明代南京城墙体现了哪些文化生活的道理?(10分)
(2)结合材料二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中“巧”在何处?(10分)
(3)当你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上述事例对你有何启示?(6分)
分 析:
(1)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一,分析明代南京城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本题并未限定学生答题所用知识的具体范围,考查的知识面较广。解答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及设问,从中找出关键性语句来确定答题的方向。明代城墙属于我国的传统建筑,也属于我国的文物古迹,启示学生可从传统建筑在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文化遗产的地位及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等方面去分析说明;本题材料中“南京明城墙的城砖铭文”、“中国汉字在明初的简化字与异体字”、“中国民间的书法、篆刻艺术”等启示学生可从汉字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方面去分析说明;题中材料“作为一种资源的南京城墙具备了丰厚的历史、文化、旅游、美学等价值”,启示学生可从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传播的途径等方面去分析说明。(2)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分析说明“巧用大循环,处理不再难”中“巧”在何处。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首先明确辨证唯物论包括的具体知识点;其次需要学生认真分析材料中关于“山东某地发展循环经济”的表述,以从中获取答题的信息,找到答题的突破口。本题材料中“该地面对秸秆消化的难题,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一家蘑菇种植企业,蘑菇厂对秸秆的大量需要,让原本难以处理而成为‘包袱’的秸秆摇身一变成了香饽饽”,启示学生可从一切从实际出发角度去分析说明;本题材料中“山东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将生产出来的有机复合肥直接卖给周边的有机蔬菜种植基地,种植户以及大片经济果林的种植农户,不仅大大地改善了当地生态环境,实现了秸秆利用的大循环,而且也大大地提高了农民收入”,启示学生可从既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方面去分析说明。(3)本题要求学生为依据,从中分析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时的启示。本题的解答必须以材料及上题的解答为依据。根据材料及上题的解答,我们面对生活中的难题,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另外材料中的“循环经济”也启示我们要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考点:
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传播的途径、保护文化遗产、传统文化的内容、汉字在中华文化传承中的地位与作用、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用普遍联系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下列时间数列,属于时点数列的是()。A.我国历年图书出版量B.我国历年年末人口数C.我国历年国内生产 2020-06-07 …
重大灾害事件是造成人员严重伤亡的主要原因,读“我国1998年以来历年同期灾害死亡人数对比表”和“我国 2020-11-18 …
重大灾害事件是造成人员严重伤亡的主要原因,读“我国1998年以来历年同期灾害死亡人数对比表”和“我国 2020-11-18 …
2009年国庆60周年庆典一定让你过目难忘,60年的峥嵘岁月,60年的光辉历程,60年来,中国共产党 2020-12-03 …
英语翻译200多年的历史,奥运带着世界精神文化之精髓来到中国.同样200多年的历史,京剧传承着中国文 2020-12-15 …
(15分)中外历史人材料李鸿章经历简表(部分)1863年(同治2年)兼署五口通商大臣。奏设外国语言文 2020-12-1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1952年以来历年国内生产总值(人民币)资料来源:所引GDP数 2020-12-31 …
关于中国的农历年,求解题方法,在中国的农历日历中,一个农历月通常是29天或30天,354天为一个农历 2021-01-05 …
某同学在课堂上用图表法归纳了中国近现代史上四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其中正确的是()历史时期时代特 2021-01-15 …
某校九年级同学开展了一次主题活动课,分组探寻英国、美国的近代崛起历程。A组同学探寻英国崛起历程:英国 2021-02-02 …